时间: 2025-05-11 17: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48:59
原文展示:
赠希先 吴则礼 〔宋代〕
太兄远从方广来,紧打脚绷帩草鞋。 堂头老人未相见,道眼心知如觌面。 山间五百大弟子,仆射鲁公办能事。 且烧汤鼎试中,凭仗阿先归举似。 丛林梁栋权与洪,戏为韵语亦复工。 曾参陶谢得一滴,漆盂蔬笋要洗涤。 白发佳缞只要閒,梦想连床六尺单。 岂徒衲帔痿羸坐,共守团炉黄独火。
白话文翻译:
太兄从远方广大的地方来,脚上紧绷着草鞋。 虽然未曾与堂头的老人见面,但心灵相通如同面对面。 山中有五百位大弟子,鲁公办能处理事务。 正在烧汤鼎尝试中,依靠阿先回来报告。 丛林中的梁栋由权与洪负责,戏谑地写成韵语也很工整。 曾参陶谢得到一滴智慧,漆盂中的蔬菜和竹笋需要清洗。 白发的人只想要闲适,梦想着连床的六尺单。 不仅仅是穿着破旧的僧袍坐着,而是共同守护着团炉中的黄独火。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佛教和禅宗的理解颇深,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禅理表达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赠给希先的,希先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弟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希先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希先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诗中“太兄远从方广来”一句,既表达了希先的远行,也隐喻了禅宗的修行之路。“道眼心知如觌面”则体现了禅宗强调的心灵相通和直觉洞察。诗中的“山间五百大弟子”和“仆射鲁公办能事”描绘了禅宗僧团的景象,而“且烧汤鼎试中”和“凭仗阿先归举似”则显示了作者对希先的信任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宗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智慧和清净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希先的远行和禅宗僧团的生活,传达了作者对简朴、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相通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太兄远从方广来”中的“方广”指的是什么? A. 广阔的地方 B. 方丈的房间 C. 广阔的天空 D. 方丈的智慧
诗中“道眼心知如觌面”中的“道眼”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洞察事物的能力 C. 道士的眼睛 D. 道家的智慧
诗中“丛林梁栋权与洪”中的“丛林梁栋”比喻的是什么? A. 树木 B. 僧团中的重要人物 C. 山林 D. 建筑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