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3:05
诉衷情
作者:朱敦儒 〔宋代〕
青垂柳线水平池。
芳径燕初飞。
日长事少人静,
山茧换单衣。
箫鼓远,篆香迟。
卷帘低。
半床花影,一枕松风,
午醉醒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青翠的柳枝垂落在平静的池水上,春天的燕子刚刚开始飞来,阳光明媚,事情不多,周围显得格外宁静,山里的虫茧换上了轻薄的衣裳。远处传来的箫声和鼓声都显得很遥远,香烟袅袅升起,显得格外缓慢。轻轻卷起窗帘,窗外的花影映在床上,伴随着松风的轻拂,醉意朦胧,醒来时已是午后时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箫鼓远,篆香迟”,反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箫和鼓都是古代乐器,常用来营造气氛,与春日的宁静相呼应。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095年-1155年),字子华,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朱敦儒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感慨。此时的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朱敦儒的《诉衷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全诗以“青垂柳线水平池”开篇,柳条的柔美与池水的平静相得益彰,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气息。接着,燕子的飞来象征着春天的复苏,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机。
“日长事少人静”一句,将时间与空间的静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宁静。诗人通过“山茧换单衣”这一细节,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更新,体现了自然的规律。
后半部分的“箫鼓远,篆香迟”,通过音乐与香气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宜人和迷人。而最后的“半床花影,一枕松风,午醉醒时”,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悠然自得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咏叹,更是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借助春日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垂柳线水平池”中的“青垂”指的是:
A. 青色的柳枝
B. 青色的水面
C. 青色的天空
答案:A
“日长事少人静”表达的意思是:
A. 人很多,事情很多
B. 时间慢,事情少,环境静
C. 时间快,事情多,环境嘈杂
答案:B
诗中“箫鼓远,篆香迟”表现的意境是:
A. 音乐嘈杂,香气浓烈
B. 音乐悠远,香气缥缈
C. 音乐悲伤,香气刺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全面展示了朱敦儒的《诉衷情》,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丽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