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08:04
原文展示:
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顾贞观 〔清代〕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白话文翻译:
大自然仿佛是一幅荆关的画作,是谁在斜阳下勾勒草稿?清晰可见的是残破的山河。成群的乌鸦,孤独的大雁和袅袅的炊烟,其中传来渔夫和樵夫的对话。我登上高处,也是一个悲秋的人,对着长满蔓草的平原泪流满面。自古以来,有情之物终不会消逝。在青娥的墓上,东风吹过野火,烧出了鸳鸯瓦。
注释:
- 荆关画:指荆浩和关仝的山水画,这里比喻自然景色。
- 历历:清晰可见。
- 水残山剩:形容山河残破。
- 乱鸦千点:形容乌鸦众多。
- 落鸿孤烟:指孤独的大雁和炊烟。
- 渔樵话:渔夫和樵夫的对话,代表田园生活。
- 悲秋者:指感伤秋天的人。
- 蔓草平原:长满蔓草的平原。
- 青娥冢:青娥的墓。
- 东风野火:东风吹过的野火。
- 鸳鸯瓦:成对的瓦片,象征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号梅村,清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残破的山河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观察自然景色时所作,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永恒。诗中“乱鸦千点,落鸿孤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而“中有渔樵话”则增添了一丝田园生活的宁静。结尾的“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则寓意着爱情的永恒和不灭,与前文的悲秋情绪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然一帧荆关画”:以荆浩和关仝的山水画比喻自然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
- “谁打稿,斜阳下?”:疑问句增强了诗的意境,斜阳下的景色仿佛是有人精心勾勒的。
- “历历水残山剩也”:清晰地描绘了残破的山河,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乱鸦千点,落鸿孤烟”:通过乌鸦和大雁的意象,增强了秋日的萧瑟感。
- “中有渔樵话”: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增添了田园生活的宁静。
- “登临我亦悲秋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伤。
- “向蔓草平原泪盈把”:通过对平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悲伤。
- “自古有情终不化”:强调了情感的永恒。
- “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寓意爱情的永恒和不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荆关画。
- 拟人:斜阳下的景色仿佛是有人精心勾勒的。
- 对仗:“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美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爱情的描绘,展现了美好事物的永恒和不灭。
意象分析:
- 乱鸦千点:乌鸦众多,象征秋日的萧瑟。
- 落鸿孤烟:孤独的大雁和炊烟,增强了秋日的孤寂感。
- 渔樵话:渔夫和樵夫的对话,代表田园生活的宁静。
- 青娥冢:青娥的墓,象征爱情。
- 东风野火:东风吹过的野火,象征破坏和重生。
- 鸳鸯瓦:成对的瓦片,象征爱情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鸦千点,落鸿孤烟”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中的“鸳鸯瓦”象征什么?
A. 破坏 B. 重生 C. 爱情 D. 悲伤
- 诗中的“荆关画”是指什么?
A. 荆浩和关仝的山水画 B. 荆棘和关卡 C. 荆棘和关卡的画 D. 荆浩和关仝的画
答案: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顾贞观的《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感慨,但顾贞观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永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