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18
盛礼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周南太史泪,蛮徼长卿书。
砌竹摇风直,庭花泣露疏。
谁能赋秋兴,千里隔吾庐。
这盛大的礼仪我怎能亲眼见到,名声只是一时的寄托。
周南的太史流下了眼泪,蛮夷的边地传来长卿的书信。
台阶上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庭院里的花儿在露水中泪滴稀疏。
谁能赋予我秋天的兴致,千里之外我与我的家隔得如此遥远。
作者介绍:罗隐(833年-909年),字汝弼,号逸少,唐代诗人,尤以五言绝句闻名,是唐末著名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罗隐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盛况的感慨。在封禅的礼仪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孤独,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沉思。
《封禅寺居》是罗隐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首句“盛礼何由睹”,表达了他对盛大典礼的渴望与无奈,暗示着他与外界的隔绝和失落感。接着提到“周南太史泪”,用历史人物的泪水来映衬自己的情感,表明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愁苦。第三句“砌竹摇风直,庭花泣露疏”,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竹子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最后一句“谁能赋秋兴,千里隔吾庐”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无奈和孤寂感溢于言表。
整首诗中,罗隐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盛典的庄严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唐代士人面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盛大典礼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唐末士人对于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周南太史泪”,意指:
A. 表达对周南的怀念
B. 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C. 对友人的思念
D. 以上皆是
“千里隔吾庐”中的“庐”指的是:
A. 山川
B. 家乡
C. 朋友
D. 学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封禅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