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李提举桂花韵》

时间: 2025-05-08 13:23:03

诗句

人间初未识奇木,子落蟾宫秋政芳。

托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23:03

原文展示

次李提举桂花韵
——杨冠卿 〔宋代〕
人间初未识奇木,
子落蟾宫秋政芳。
托根底事在幽谷,
要伴清都山水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赞美与追求,开头提到人们尚未识别这种奇特的植物,接着描绘了桂花在秋天的美丽景象,以及它的根基深植在幽静的山谷中,最后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清雅的山水相伴的愿望。

注释

  • 人间初未识奇木:人们在世上还没有认识到这种奇特的树木(桂花)。
  • 子落蟾宫秋政芳:桂花在秋天从“蟾宫”中落下,散发着芳香。“蟾宫”可指月亮,寓意桂花的高洁和美妙。
  • 托根底事在幽谷:桂花的根扎在幽静的谷地,强调了其生长环境的清幽。
  • 要伴清都山水郎:希望与山水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桂花作为象征高洁的植物,常常被诗人用来抒发志向与情感。

诗歌鉴赏

全诗以桂花为主题,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情怀的追求。开头的“人间初未识奇木”展现了诗人对桂花的独特见解,暗示桂花的非凡与珍贵。接下来的“子落蟾宫秋政芳”则通过季节的变迁,描绘出桂花在秋天的迷人香气,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

“托根底事在幽谷”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表达了桂花的生长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要伴清都山水郎”,不单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隐含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共赏美景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了深刻的哲思。诗人通过对桂花的咏叹,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与人生理想,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初未识奇木:引入主题,表达桂花之独特。
  2. 子落蟾宫秋政芳:描绘桂花的芳香,使用了“蟾宫”这一典故。
  3. 托根底事在幽谷:强调桂花的根基,突出其生长环境的清幽。
  4. 要伴清都山水郎:表达与自然相伴的愿望,展现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比作高洁的象征,暗示其美好品质。
  • 对仗:如“子落蟾宫,秋政芳”,形成对称,提高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桂花以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桂花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高洁、优雅,承载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幽谷:代表宁静、清幽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山水:象征自然美,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写的植物是什么? A. 桃花
    B. 桂花
    C. 梅花

  2. “蟾宫”指的是什么?
    A. 地球
    B. 月亮
    C. 城市

  3. 诗人希望与什么相伴?
    A. 人群
    B. 山水
    C. 城市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展现对自然与思乡情怀的抒发。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月夜与兄弟情,反映了诗人对亲情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次李提举桂花韵》:均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前者更倾向于历史感,后者则突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浣溪沙 如梦令 谒金门·春欲去 书壁 答圆悟偈 酬人偈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五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防心摄行 决灭 牙治 软招 甘言美语 绘影绘声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媚结尾的成语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反犬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照庇 模糊 包含烛的成语 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