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25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
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
”对曰:“然。
”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曰:“未尝为宝。
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
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
此楚国之宝也。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
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5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王孙圉受晋国的邀请,定公为他设宴。赵简子用玉器鸣响以示尊敬,问王孙圉:“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还在。”简子接着问:“那它的价值如何?”王孙圉说:“它从来不是宝物。”他认为楚国真正的宝物是观射父,它能够制作训辞,来处理与诸侯的关系,使得弱小的君主不至于被口实所制约。还有左史倚相,能够阐述典籍,记述万物,日夜献上善言,避免弱小君主忘记先王的事业,同时能够对鬼神进行劝说,顺应神灵的欲望与厌恶,使得神明不再对楚国怀有怨恨。还有薮曰云,连接徒洲,金木竹箭的生长之所,龟珠、角、齿、皮革、羽毛等,都是为了准备赋税,警惕意外之事,以及用帛币来款待诸侯。如果诸侯喜欢这个币具,能够通过训辞引导他们,做好意外准备,得到神明的庇佑,弱小的君主就能免除对诸侯的罪责,国民也能得到保护。这些才是楚国的宝物。至于白珩,只是先王的玩物,哪里算得上是真正的宝物呢?王孙圉听闻国之宝,只有六样:圣明的君主能够制定政策,辅佐国家;宝玉能够庇佑丰收,免于水旱灾害;宝龟能够用来判别是非;宝珠能够抵御火灾;宝金能够抵御兵乱;宝山林薮泽能够供给财物需求。这些才是真正的宝物。至于华丽的外表之美,楚国虽然蛮夷,不能算是什么珍宝。
本诗的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诗歌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局势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此诗通过对楚国宝物的讨论,展现了当时的价值观和政治智慧。
这首诗写于春秋时期,楚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晋国则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王孙圉作为楚国的代表,受邀于晋,讨论楚国的宝物,实际上是在宣扬楚国的文化和智慧。
这首诗通过对“宝物”的探讨,反映了当时各种价值观的碰撞。王孙圉指出,真正的宝物并非外在的华丽,而是能够维持国家运转、保护人民的内在价值。这与当时社会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王孙圉的政治智慧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力。他提到的“观射父”、“左史”等,都是强调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通过对比白珩和其他宝物,揭示了物质财富的相对性。白珩作为美玉,虽具外表之美,却不及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国家安危和民生的宝物。王孙圉的言论不仅反映了楚国的自信,也为当时的政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理想价值观。
整首诗传达了对真正宝物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国家治理、文化传承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的物质主义,体现了先秦时期对社会价值的思考。
王孙圉认为楚国真正的宝物是什么?
A. 白珩
B. 观射父
C. 金银财宝
D. 华丽的外表
诗中提到的“左史”主要负责什么?
A. 战争
B. 记录历史
C. 制定法律
D. 祭祀神明
与《离骚》相比,本诗更加侧重于国家治理与文化内涵的讨论,显示出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