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公子重耳对秦客》

时间: 2025-04-26 04:39:07

诗句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

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07

诗词名称: 公子重耳对秦客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白话文翻译:

在晋献公去世时,秦穆公派人前来吊唁公子重耳,并说道:“我听说,亡国常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而得国也常常是在这样的时刻。虽然你现在身穿丧服,表面上看似悲伤,但丧事不能拖延,时机也不能错过,年轻人,你要为此做打算!”舅犯回应道:“年轻人,你要小心说话。丧家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只有亲情才是宝贵。父亲去世了,如何能利用此事呢?又有谁能够说得清呢?”重耳对客人说:“君上惠赐我来吊唁亡臣重耳。身为亡父之子,无法与众人同哭,以此来表达对君主的忧虑。父亲去世怎么能利用呢?谁敢有其他的想法以亵渎君主的义理呢?”于是重耳低头不拜,哭泣而起,起身时不私自求利,显然是为了穆公而致命。穆公说:“可怜的公子重耳,你低头不拜,就并不是因为不尊重,所以没成拜礼;哭泣而起,说明你对父亲的爱;起身不私,则说明你远离私利。”

注释:

  • 公子重耳:指晋国的王子重耳,后世称为晋景公,因其经历颠沛流离而为人所知。
  • 秦穆公:秦国的国君,历史上以雄才大略著称。
  • :丧事,指父亲去世的哀痛之事。
  • 稽颡:低头,表示尊敬的姿态。
  • 不私:不谋取个人私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代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气。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春秋时期,正值诸侯国争霸,重耳因国破家亡而流亡他国,表达了他面对丧父之痛与国家前途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公子重耳对秦客》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重耳在父亲去世时的心境与处境。重耳在丧父之痛中,面对秦穆公的吊唁,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忧虑与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对于重耳而言,父亲的去世不仅是个人的悲痛,更是对其未来政治生涯的重大影响。重耳的态度在悼念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在警示他对未来的思考与谋划。诗中所体现的忠诚与责任感,使得重耳的形象更加立体与真实。

重耳拒绝拜礼的举动,既是对丧父之痛的尊重,也是对秦国的权势的不屈服。他的行为彰显了尊重与义理,而非单纯的礼节,这一细节更是让读者感受到重耳作为王子的沉稳与智慧。整首诗通过重耳与秦客的对话,传达出对亲情、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先秦时期士人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晋献公之丧:指晋国国君的去世,暗示国家的动荡。
    • 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秦国对晋国的关心,暗中也带有权谋之意。
    • 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劝重耳不要沉溺于悲痛。
    •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丧家没有什么财富,亲情是最重要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重耳的悲痛与秦穆公的权谋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反复提及父亲的去世与重耳的态度,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 本诗表达了对父亲去世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反映了重耳的忠诚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父亲的去世:象征着失去与孤独,也是对重耳未来的深刻影响。
  • 丧服:代表着重耳的悲痛与对父亲的尊重。
  • 秦客的吊唁:既是对重耳的安慰,也是对权力游戏的隐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子重耳的父亲是谁?

    • A. 晋景公
    • B. 晋献公
    • C. 秦穆公
    • D. 齐景公
  2. 重耳在面对秦客时表现出什么态度?

    • A. 哀痛与惶恐
    • B. 愤怒与不屈
    • C. 冷漠与无情
    • D. 忧虑与深思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公子重耳对秦客》均涉及对亲情的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感悟,而后者则更集中在国家与责任的关系上,展示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包含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适合深入了解古诗词的风格与特点。
  • 《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学习与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 谒真谛寺禅师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前出塞九首 其五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别董颋 奉汉中王手札 别李义 诣徐卿觅果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震撼人心 亅字旁的字 仆厕 谷字旁的字 远模 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蜗开头的成语 平地生波 贻燕之训 艮字旁的字 目攋耳染 秀敏 大败涂地 阜字旁的字 舆辆 断送一生惟有酒 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