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时间: 2025-07-27 08:38:07

诗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谤讥 一作:谤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8:07

原文展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刘向 〔两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白话文翻译

邹忌个子高八尺多,容貌俊美。一天,他穿上朝服,照镜子,对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
妻子说:“你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
邹忌心里不太相信,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
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与邹忌一起坐着聊天,邹忌问:“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次日徐公来,邹忌仔细观察,自认为不如镜子里的自己,而徐公则在远处看起来更差。
晚上睡觉时,邹忌思考:“我的妻子夸我,是因为私情;我的妾夸我,是因为畏惧;我的客人夸我,是因为想要请求我。”
于是他入朝见齐王,直言:“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是因为私情而美我,我的妾是因为畏惧而美我,而我的客人是因为想要请求我而美我。
现在齐国地方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中妃嫔都偏爱王,朝廷的臣子都畏惧王,四面八方的人都想向王请求,这说明王的遮蔽太严重了。”
齐王说:“很好。”于是下令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过失的,给予重赏;能上书谏我过失的,给予中赏;能在市朝谤讥我的,闻者给予下赏。
命令下达后,群臣纷纷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进谏。经过一年,虽想说话,却无可进言。
燕赵韩魏听闻此事,都来朝见齐国,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注释

  • 邹忌:古代齐国人,聪慧而机智。
  • 徐公:城北的俊美男子,邹忌的对比对象。
  • 威王:齐国的国王,权势之人。
  • :遮蔽、蒙蔽,指国王对外部意见的忽视。
  • :劝谏,指对君主的劝告。

典故解析

  • 邹忌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对自我认识的深思,强调谏言的重要性。
  • 齐王的决策:展示了权力者对下属意见的重视,转变了政治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向,生于汉朝,字子骏,号敬仲,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致力于整理古籍,编纂《说苑》、《新序》等作品,主张以道德教化来影响政治。

创作背景

《邹忌讽齐王纳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谏言的重视,士人希望通过自我反省来促使统治者改正错误,推动政治改革。

诗歌鉴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极具智慧与深度的政治寓言,讲述了邹忌通过对自身美丑的思考,意识到谏言的重要性,最终促使齐王接受意见,改革朝政。邹忌在对比中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展现了士人与统治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妻子、妾和客人的反应,邹忌意识到表面上的美丽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这种深入的自省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智慧体现。此外,齐王的开放态度则为后来的君主提供了借鉴,强调了对意见的重视与接受。整篇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政治哲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身高超过八尺,容貌俊美。
  2.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他穿上朝服,照镜子,问妻子自己和徐公谁更美。
  3.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夸赞他,认为徐公无法比拟。
  4.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他心中仍存疑虑,又问妾。
  5.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也赞美他。
  6.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第二天,客人来访,邹忌再次询问。
  7.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人也认为邹忌更美。
  8.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徐公来后,邹忌观察,发现徐公不如自己。
  9. 暮寝而思之:晚上思考。
  10.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意识到夸赞自己的人都是有动机的。
  11. 于是入朝见威王:于是去见齐王。
  12.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坦诚自己不如徐公。
  13.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分析妻子、妾和客人对他的赞美原因。
  14.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齐国幅员辽阔,城池众多。
  15.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宫中妃嫔、朝臣都畏惧王。
  16.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四方朝贡,说明王的遮蔽严重。
  17. 王曰善:齐王认可。
  18.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下令允许臣民直言劝谏。
  19. 能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上书者也有赏。
  20.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市井间的谤讥也能获赏。
  21.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下达后,进谏者络绎不绝。
  22.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渐渐无人再提意见。
  23.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邻国纷纷前来朝见齐国。

修辞手法

  • 对比:邹忌与徐公的对比,展现了自我认识的深度。
  • 反问:通过问答方式,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 排比:描述对夸赞的分析,层次分明,增强逻辑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邹忌的自省和齐王的决策,强调了自我认识和接受谏言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为统治者,应该虚心听取臣民的意见,以避免因遮蔽而导致的失误。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真实的自我。
  • 徐公:代表外部的美丽与竞争。
  • 齐王:象征权力与统治者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邹忌修多高?

    • A. 八尺有余
    • B. 六尺有余
    • C. 十尺有余
  2. 齐王的态度是什么?

    • A. 拒绝谏言
    • B. 积极接受
    • C. 漠不关心
  3. 邹忌通过谁意识到自己被夸赞的动机?

    • A. 妻子
    • B. 妾
    • C. 客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篇,探讨了人生的浮沉与理想。
  • 《愚公移山》:表达了坚持与执着的精神。

诗词对比

  • 《滕王阁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者都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追求,后者则关注政治与谏言。

参考资料

  • 书目:
    • 《中国古代散文选》
    • 《汉代文学与思想》
    • 《论语与古代哲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其一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宿度息 题荐福寺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赠旴江谢正之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 舟中元夕雨作三首 晚凉散策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郑谷 石字旁的字 鱼沉雁落 籍注 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曲高和寡 嵌字格 牙字旁的字 头破血淋 拌蒜加葱 缺食无衣 合情合理 伦琴射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