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03
原文展示:
题画山水障
张九龄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白话文翻译:
心中疲惫却难以释怀,果然是被外物所牵挂。
偶尔因为耳目所悦,借助丹青的美丽。
曾经怀抱野外的情怀,却被局限在狭窄的环境中。
尘世的事务早已逝去,但我的心意却始终不变。
优秀的工匠恰如我所愿,妙手涂抹出山岩泉水。
变化多端,群体和谐,博大深邃与自然相媲美。
这幅画挂在北堂上,仿佛置身于南山之前。
安静地不出门庭,已然在这片土地上。
萱草的忧愁可以栽种,合欢的愤怒也能得到平息。
这些都是微小的事物,更何况依赖幽静的渔网。
语言与象征会自我消散,意境与色彩得以宣扬。
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让我心思缥缈而绵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官至宰相,以其才华和品德受到称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民生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题画山水障》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文人追求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时期。张九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画作的欣赏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疲惫与对尘世纷扰的淡泊。
诗歌鉴赏:
《题画山水障》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张九龄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全诗以“心累犹不尽”开篇,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困惑,接着通过对山水画的欣赏,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诗中提到“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不仅赞美了画家的技艺,更深刻指出了艺术的力量,能够让人在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此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张九龄将“静无户庭出”与“行已兹地偏”相对,强调了在静谧环境下的思考与领悟。同时,诗中的“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超然态度,暗示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淡然,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画的赞美,以及在艺术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反映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工”指的是:
A. 一位画家
B. 一位工匠
C. 一位诗人
D. 一位音乐家
诗人通过“静无户庭出”表达了什么?
A. 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B. 内心的宁静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旅行的渴望
诗中“心累犹不尽”的意思是:
A. 心中疲惫却难以释怀
B. 心中烦恼已消失
C. 心中充满快乐
D. 心中无忧无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