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徐僊书三首》

时间: 2025-07-27 20:48:49

诗句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

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8:49

原文展示

徐僊书三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
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成后,已经变成了客人闲聊的话语,
而我所写的还依然是鲁迅那样直白的文字。
难道是神仙不如贤圣吗?
其实是因为不随时事而与人疏远。

注释

  • 客儿语:指随意的、闲聊的言语,带有轻松、随便的语气。
  • 鲁直书:鲁直指鲁迅,形容文字朴实直接,毫无修饰。
  •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物,通常被认为有卓越的智慧和能力。
  • 贤圣: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通常被视为道德的榜样。
  • 时事:指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变革。
  • :指疏远、冷淡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以恭,号白石,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诗人可能正面临社会变迁带来的困惑和不安,因此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理解。

诗歌鉴赏

《徐僊书三首》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意义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客儿语”形容自己的诗作,似乎在自嘲作品的轻浮与随意,然而与“鲁直书”的对比又暗示了对文学表达的坚持。诗人并不满足于表面的风光,而是希望能传达更深的思想和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则探讨了“神仙”和“贤圣”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质疑那些不参与社会事务的人是否真的高人一等,强调了创作与时事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的反思,更是对整个文学界的一种呼唤:文学应当与现实紧密结合,关注社会,关注人心。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意蕴,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创作的坚持与追求,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成已作客儿语:说明诗人作品的轻松随意,可能没有太多的深意。
  2. 笔下还为鲁直书:暗示自己追求直接、真诚的表达方式。
  3. 岂是神仙未贤圣:提出疑问,反思那些被看作高人一等的人的真实价值。
  4. 不随时事向人疏:强调不关注社会时事的态度,使人与世隔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客儿语”和“鲁直书”的对比,表现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层次思考。
  • 反问:通过“岂是神仙未贤圣”的反问,增强了语气的力度,引人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以及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强调诗歌不仅要有艺术性,更要有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儿语:象征轻浮,不严肃的态度。
  • 鲁直书:象征真诚、直接,强调了文学的真实表达。
  • 神仙:象征理想化的人物,超脱于世俗。
  • 贤圣:象征有德行、有智慧的人,连接社会责任与道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直书”指的是哪个文学家的风格?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鲁迅
    • D. 苏轼
  2. 诗人对“神仙”的看法是?

    • A. 认为神仙比贤圣更高尚
    • B. 认为神仙与贤圣无差别
    • C. 质疑神仙的价值
    • D. 赞美神仙的超凡脱俗
  3. “诗成已作客儿语”中的“客儿语”意味着什么?

    • A. 严肃的文学作品
    • B. 随便的、轻松的对话
    • C. 传统的诗歌
    • D. 高深的哲理

答案

  1. C. 鲁迅
  2. C. 质疑神仙的价值
  3. B. 随便的、轻松的对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白居易的作品,二者均关注社会现实,但陈师道更强调文学创作的责任感,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与社会的反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谒真人宫 士琛家宴归赋以赠之 过黄希刚有作 过陈氏园亭 和梅轩来韵 春日登九华观 送友人之京 挹翠轩 鼓山 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杨朱泣歧 拒狼进虎 案牍劳形 钟仪楚奏 重床迭架 巛字旁的字 重拜 食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率敛 門字旁的字 万里长征 古已有之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