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黄元董赴廷试》

时间: 2025-04-27 03:20:07

诗句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0:07

原文展示:

送黄元董赴廷试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白话文翻译:

江夏地区没有人能与您相比,您家中的人都善于文才。
丹枝只是为了家族的传承,而黄卷(科举卷)却能让您再创一番事业。
天上的鸳鸯和鸿雁正是武将的象征,而眼前的驽马却是无能的象征。
蜀地的军队自古以来以锋利著称,而这场战斗就依靠您来平息动乱。

注释:

  • 江夏无双:江夏地区(今湖北)的人才出众,诗人称赞黄元董。
  • 丹枝:指的是家族的后代,象征家族的延续。
  • 黄卷:指科举考试的卷子,象征功名。
  • 鸳鸿:比喻有才能的将领。
  • 驽蹇:形容无能之马,暗指平庸的人。
  • 蜀军:指蜀地的军队,以勇猛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人情世故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元董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之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为四联,每联四句,采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浓厚的文人气息。诗人在开篇便以“江夏无双”来突出黄元董的才华,表达出对其的高度赞赏与信任。接着,诗人通过“丹枝”和“黄卷”的对比,强调了知识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暗示通过科举实现个人价值和家族光荣的道路。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天上鸳鸿”和“眼前驽蹇”的对比,使得诗意更加丰富,象征着才能与平庸之间的差异。最后,诗人以“蜀军”的历史典故呼应,赋予整首诗一种历史厚重感,表达了对黄元董未来成就的期待,愿他能如蜀军般出色,平息动乱,成就非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夏无双最擅名:指江夏地区的人才,突出诗人对黄元董的赞美。
  2. 君家群从总能文:强调黄家人才济济,文采斐然。
  3. 丹枝只为一门种:说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4. 黄卷仍收再世勋:暗示科举考试是实现功名的途径。
  5. 天上鸳鸿方接武:比喻有能力的将领,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6. 眼前驽蹇漫成群:指平庸的人,形成对比。
  7. 蜀军自昔锋尤选:提到蜀军的勇猛,为黄元董的未来点明方向。
  8. 一战凭君静楚氛:寄托着对黄元董在未来战斗中能够平息动乱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丹枝”、“黄卷”,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天上的鸳鸯、鸿雁比喻有才能的人。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寄托着对未来成功的期盼,突显了知识与才能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夏:象征着人才荟萃的地方。
  • 丹枝:象征家族和传承。
  • 黄卷:象征科举与功名。
  • 鸳鸿:象征着有才能的将领。
  • 蜀军:象征着勇敢与战斗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卷”指的是什么? A. 书法作品
    B. 科举考试的卷子
    C. 诗歌作品
    D. 散文

  2. “蜀军自昔锋尤选”中“锋”的意思是? A. 刀锋
    B. 军队的勇猛
    C. 舞剑
    D. 武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厚望,情感真挚且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行后圃成三绝 病中即事三首 丰年谣五首 二月中休日黄帅领客登望海亭有诗因次其韵 酬俞子清侍郎惠画韵 冬至日雪 再用前韵答继周丈二首 其一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 和留宰赏荼釄二绝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矛 韦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夙夜不怠 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战三北 倾柯卫足 牛字旁的字 肆享 舟字旁的字 知希之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干群 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燔书坑儒 自家撞著 邳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