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5:58
作者: 李涉 〔唐代〕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每次回想起在中林寺拜访惠持法师的情景,如今正值早春时节再次来到这里。自从我闲暇无事之后,心中没有其他挂念,只想向高僧请教。
“惠持”指的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高僧,诗中提及的“中林寺”是一个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与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过招隐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诗的开头提到“每忆中林”,表现出诗人对过去与高僧惠持相会的怀念,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温暖的怀旧情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到寺庙的情景,正值早春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给人以希望与宁静的感觉。
“自从休去无心事”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繁杂世事的释然,心中无牵挂,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诗人选择向高僧请教,表明了他渴望通过佛法来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