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7: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7:02:07
溳川水竹十家馀,
渔艇蓬门对岸居。
大胜尘中走鞍马,
与他军府判文书。
溳川的水边有十几家竹屋,
渔船停泊在对岸的蓬门旁。
从尘世中归来的马匹奔跑,
我与其他军府一起处理公文。
该诗没有涉及特别明确的典故,主要是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写景抒怀的诗作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本诗创作于唐朝时期,可能是在一次出征或战后回归时所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思考,以及对家乡自然的眷恋。
《经溳川馆寄使府群公》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事交融的作品。开头以“溳川水竹十家馀”引入,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竹林环绕,水流潺潺,显得清新宜人。这种自然环境与后文的“尘中走鞍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与生活的宁静之间的矛盾。
在诗中,作者通过对渔艇和蓬门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大胜尘中”则是对战场的回忆与思考。诗的最后一句“与他军府判文书”则透露出诗人的身份与职责,体现了他在战争与政治中的角色。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替中,展现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情感细腻而深刻。在写法上,李涉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反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思,表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水竹”指的是什么?
“大胜尘中走鞍马”中的“大胜”指什么?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