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22
剡溪道上一首
作者: 刘一止 〔宋代〕
一水萦不断,千岩翠相扶。
孤篷载雪归,我昔见画图。
今年两经行,明晦自惨舒。
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
是中无故人,王事当驰驱。
景物寄心赏,随遇便有馀。
不觉老季真,乞归尚狂疏。
官家赐闲身,用底一曲湖。
诗的主题是作者在剡溪的游历,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怀的交融。诗中写道:一条清流环绕不断,翠绿的千岩互相依偎。孤舟载着白雪归来,我曾见过这样的画面。今年又经历了两次,明暗交替令人感到心情惨淡而舒畅。干旱的夏天,山似焦,秋天来临时,水流满溢路途。在这景致中没有故人相伴,王事繁忙不得不奔波。景物寄托了我的欣赏之情,随遇而安便有富足。不觉中已老去,乞求归去仍是狂妄而疏远。官家赐予闲暇的身心,想要以此来享受湖上的一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一止,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剡溪,表现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剡溪道上一首》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游历剡溪的过程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全诗通过对水、山、舟、雪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恬静而又富有变化的画面。
开篇以“一水萦不断,千岩翠相扶”引入,勾勒出剡溪的自然风光,水流绵延,山岩翠绿,形成了和谐的景致。接着,诗人回忆往昔,提到“孤篷载雪归”,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情感,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的游历与往年有所不同,诗人感受到明暗交替的心情,揭示了人生在经历风雨后的沉淀与反思。诗中“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无常,亦可看作人生的隐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无故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尽管生活繁忙,王事繁重,但他依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乐趣与满足,体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渴望归隐的心情跃然纸上,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幸福
C. 繁忙
D. 兴奋
“旱夏山若焦”中的“焦”字形容什么?
A. 山的颜色
B. 天气的热度
C. 景色的美丽
D. 人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王事”主要指什么?
A. 个人事务
B. 朝廷事务
C. 家庭事务
D. 社会事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刘一止的《剡溪道上一首》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哲思,而刘一止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与自然的交融,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