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46:52
白日下西岑,空庭生夕阴。
郊原过雨色,钟梵隔墙音。
有感忧思积,无能老病深。
露从河汉落,不觉满衣襟。
在阳光照耀下的西边山岑,空荡荡的庭院中开始笼罩着黄昏的阴影。
乡野经过雨水洗礼的颜色,钟声和佛音从墙后传来。
心中忧愁感慨不断积累,老病的困扰让我无能为力。
露水从银河落下,不知不觉已经湿透了我的衣襟。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文学创作,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基晚年,正值个人经历的困扰和时代动荡的背景下。他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索,反映了他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遣兴 其一》是一首描写孤独和忧思的诗。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全诗以白日、夕阴、郊原和露水为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首句“白日下西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景象,夕阳的余晖照在西边的山岑上,暗示着一日的结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空庭生夕阴”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情感,空荡的庭院让人倍感孤寂,夕阴的蔓延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郊原过雨色,钟梵隔墙音”则将视野拓展至郊外,雨后的景色生机盎然,同时又传来钟声和佛音,形成一种宁静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美丽的外表下却是无尽的忧虑。
最后两句“有感忧思积,无能老病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忧思的积累让他感到无能为力,身体的老病更是加重了他的无奈与痛苦。“露从河汉落,不觉满衣襟”则通过露水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事物的无常感,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索,给人以深沉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在美丽的自然中,掩藏着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无奈,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下西岑”指的是哪个时刻?
a) 早上
b) 中午
c) 黄昏
d) 夜晚
“有感忧思积”中的“忧思”主要指什么?
a) 高兴
b) 忧愁
c) 无聊
d) 疲倦
诗中提到的“钟梵”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钟声与佛音
b) 风声与水声
c) 鸟鸣与虫鸣
d) 人声与笑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刘基的《遣兴 其一》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基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对比,而杜甫则通过夜景表达对亲情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具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