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05:12
过杨二渡三首
作者:杨万里
柳见风时舞便轻,解将衮遍趁莺声。
道他夸逞腰肢著,风罢元来倦不胜。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在随着黄莺的鸣唱翩翩起舞。有人夸赞柳树的柔美与轻盈,但在风停后,柳树似乎又显得无精打采,不胜倦怠。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柳树与黄莺的场景,常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春天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常反映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杨万里的这首《过杨二渡三首》通过描写柳树在风中轻舞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诗中将柳树与黄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 “柳见风时舞便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柔和而又灵动的感觉。接下来的“解将衮遍趁莺声”,则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柳树的舞动与黄莺的叫声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而后两句则转入对柳树的观察,提到“道他夸逞腰肢著”,似乎暗含对夸张之美的讽刺,表面上赞美柳树的柔美,实则反映出一种对生命倦怠、无力感的思考。最后一句“风罢元来倦不胜”,则强调了即便在风中舞动,柳树也难以抵挡风停后带来的疲惫,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欣赏自然的美,又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体现了杨万里一贯的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舞动与倦怠,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而黄莺则是春天的使者,二者结合,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杨万里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莺”代表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柳见风时舞便轻”的意思是?
A. 柳树在风中显得沉重
B. 柳树在风中摇摆得轻盈
C. 柳树不喜欢风
D. 柳树只在晚上舞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 虽然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象,但杨万里的诗更倾向于细腻的观察与感悟,而杜甫和白居易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结合,表达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