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5: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5:57:05
昔试南宫,荷明公收作药笼中物。
彩笔玉堂干气象,瞻望文章奎壁。
席上春风,尊前夜雨,几对程门雪。
飞英振藻,一时真愧诸杰。
独怜万里驰驱,三王六诏,使节连翩发。
琐闼十年曾抗疏,旧草万行明灭。
霄汉飞腾,风波震骇,白尽巾中发。
长安今夕,芳樽且醉华月。
在南宫考试时,明公把我收作药笼中的一只小物。
我笔下的彩绘,宛如玉堂中显现的气象,
我仰望着文章的杰出,正如奎星璀璨。
席间春风得意,酒前夜雨绵绵,几次在程门外迎雪。
我真的觉得自己在飞英与振藻之间愧疚于众杰。
我独自怜悯千里驰骋,不禁想到三王六诏,
使者们接连不断地出发。
在琐闼中十年我曾上书,旧草稿在光明与黑暗中消逝。
在高空飞翔,波涛汹涌,白发已满巾中。
长安今夜,举杯醉于华美的月光下。
作者介绍:夏言,字宗俭,号荆溪,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才华出众而被称道,出任过多种官职。因其才华和对时政的关注,夏言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南宫考试后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省与对未来的思考。在这个历史时期,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士人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因此,诗中充满了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大江东去 其三 又答俨翁》是一首深具哲理性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昔试南宫”,引出个人的科举经历,既是自谦的表现,也是对往昔的追忆。诗中通过“彩笔玉堂”和“瞻望文章奎壁”的描写,传达了对文学事业的渴望和向往,进而映射出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认知与追寻。
在描绘宴席的春风与夜雨时,作者不仅体现了与友人共饮的畅快,更渗透出一种孤独与愧疚,尤其是“飞英振藻,一时真愧诸杰”,表现了对同辈才俊的敬佩与自我怀疑。诗中提及的“万里驰驱”和“三王六诏”,展现了对历史与政治的思考,暗示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的关系。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最后以“芳樽且醉华月”收尾,既是对往事的释怀,也是对未来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理想、才华与社会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文学与政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宫”指的是哪个地方?
“飞英振藻”中的“飞英”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