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03
题北郭外前汤普济庵
作者: 陈炤 〔宋代〕
一尖龙舌地,兰若此中开。
曲径深依竹,荒池浅凿苔。
要令溪水接,莫碍野云来。
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
在这片尖尖的龙舌形状的土地上,兰花在这里盛开。
小路蜿蜒深入竹林,荒凉的池塘边苔藓轻轻覆盖。
希望溪水能够相连,不要阻碍野云的到来。
只怕在这庵堂中久住,难以成就世间的事业。
陈炤,字仲明,号松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后隐居于南方,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时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诗中描绘的庵堂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思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一开头便以“一尖龙舌地”来描绘土地的形状,给予读者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接着,兰花在庵堂中盛开,象征着清雅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曲径深依竹,荒池浅凿苔”两句,描绘了庵堂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曲折的小路和覆盖苔藓的荒池,传递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诗中“要令溪水接,莫碍野云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流动的期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则引发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担忧长期隐居会影响个人的事业发展,揭示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诗透过自然的意象,传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中“兰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兰花盛开的地方
C. 一种药草
D. 一种建筑
“曲径深依竹”中的“曲径”是什么意思?
A. 直路
B. 曲折的小路
C. 大道
D. 高山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反感
C. 无所谓
D.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