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挽歌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22 05:12:40

诗句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

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

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

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2:40

原文展示:

挽歌诗三首 其三 陆机 〔魏晋〕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 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 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 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山丘多么巍峨,黑色的墓庐隐藏其中。 它雄伟地矗立在四方,高耸入云,仿佛支撑着苍天。 我侧耳倾听阴沟的水声,躺着仰望天空的井口。 墓穴的夜晚多么空旷,漫长的黑夜怎能迎来黎明。 人们离去后还有归来的岁月,而我前行却无归期。 昔日居住在人们的居所,如今却与万鬼为邻。 曾经的七尺之躯,如今化作灰烬和尘埃。 曾经佩戴的金玉,如今轻如鸿毛,不再有分量。 丰满的肌肤被蝼蚁享用,美丽的容颜永远消失。 寿堂中延请魑魅,虚无之中自成宾客。 蝼蚁你何怨,魑魅我何亲。 抚心痛楚,长叹无法陈述。

注释:

  • 重阜:高大的山丘。
  • 玄庐:黑色的墓庐。
  • 磅礴:雄伟的样子。
  • 穹隆:高耸的样子。
  • 阴沟:墓地中的水沟。
  • 天井:墓穴中的天窗。
  • 圹宵:墓穴的夜晚。
  • 大暮:漫长的黑夜。
  • 四民:指士、农、工、商。
  • 万鬼:指死者的灵魂。
  • 七尺躯:指人的身体。
  • 金玉:珍贵的饰品。
  • 鸿毛:比喻极轻的东西。
  • 丰肌:丰满的肌肤。
  • 妍姿:美丽的容颜。
  • 寿堂:指墓室。
  • 魑魅:指鬼怪。
  • 拊心:抚心,表示痛楚。
  • 荼毒:极度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尤以诗赋见长。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机的《挽歌诗三首》中的第三首,挽歌是古代用于哀悼死者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墓地为背景,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描绘了墓地的高大和神秘,而“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逆转。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展现了墓地的雄伟,而“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则描绘了死亡后的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死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描绘了墓地的高大和神秘,重阜和玄庐都是墓地的象征。
  2. “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展现了墓地的雄伟,磅礴和穹隆都是形容墓地的高大。
  3.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增强了墓地的神秘感。
  4.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表达了墓地的空旷和黑夜的漫长,圹宵和大暮都是墓地的夜晚。
  5.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对比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逆转。
  6. “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对比了生前的居住和死后的墓地。
  7.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描绘了死亡后的凄凉,七尺躯和灰与尘都是生命的象征。
  8. “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对比了生前的珍贵和死后的无足轻重。
  9.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描绘了死亡后的凄凉,丰肌和妍姿都是生命的象征。
  10.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描绘了墓地的神秘和死亡的不可逆转。
  11.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表达了死亡后的无奈和凄凉。
  12.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中的“金玉”和“鸿毛”,比喻生前的珍贵和死后的无足轻重。
  • 拟人:如“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中的“蝼蚁”和“魑魅”,赋予它们人的情感。
  • 对仗:如“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中的“重阜”和“玄庐”,“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中的“磅礴”和“穹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死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阜:高大的山丘,象征墓地的高大和神秘。
  • 玄庐:黑色的墓庐,象征死亡的神秘和不可逆转。
  • 阴沟:墓地中的水沟,象征死亡的凄凉和空旷。
  • 天井:墓穴中的天窗,象征死亡的神秘和不可逆转。
  • 丰肌:丰满的肌肤,象征生命的丰满和美丽。
  • 妍姿:美丽的容颜,象征生命的美丽和短暂。
  • 魑魅:指鬼怪,象征死亡的神秘和不可逆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中的“重阜”和“玄庐”分别指什么? A. 高大的山丘和黑色的墓庐 B. 高大的山丘和神秘的墓地 C. 神秘的墓地和黑色的墓庐 D. 神秘的墓地和神秘的墓地 答案:A

  2. 诗中“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逆转 B. 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神秘 C. 生命的美丽和死亡的凄凉 D. 生命的丰满和死亡的空旷 答案:A

  3. 诗中“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中的“丰肌”和“妍姿”分别指什么? A. 丰满的肌肤和美丽的容颜 B. 生命的丰满和美丽 C. 死亡的凄凉和空旷 D. 死亡的神秘和不可逆转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挽歌诗》:陆机的另一首挽歌诗,同样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拟挽歌辞三首》:陶渊明的挽歌诗,通过对死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挽歌诗三首》与《拟挽歌辞三首》:两首诗都是挽歌诗,通过对死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陆机的诗更加注重对墓地的描绘,而陶渊明的诗更加注重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机集》:收录了陆机的诗歌和文章,是研究陆机文学的重要资料。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和文章,是研究陶渊明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陆机和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是研究陆机和陶渊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于谿人处求得) 重忆山居六首 钓石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其八 泛池舟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思山居一十首 忆药苗 又二绝 其一 记韦楚老不遇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忆平泉杂咏 忆晚眺 忆平泉杂咏 忆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令人寒心 隹字旁的字 事必躬亲 涉笔成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扯顺风旗 浃辰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善男善女 乚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圣裁 大高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圣结尾的成语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让三让再 内景 癶字旁的字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