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3:37
晚思
作者: 高蟾 〔唐代〕
虞泉冬恨由来短,
杨叶春期分外长。
惆怅浮生不知处,
明朝依旧出沧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冬天的惆怅与对春天的期待。冬天的寒冷和短暂,使得对生活的失落感愈发浓重;而春天的杨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却又显得格外漫长。作者在浮生中迷茫,不知自己将去往何处,但明天仍旧会走向沧浪的水边,承载着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虞泉”出自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笔触,常用来描绘清幽的境界。而“沧浪”则是古人对大自然水域的称谓,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而又多变的感慨。
高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善于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一个冬季的晚上,作者感受到冬天的阴郁与孤独,想起了春天的希望与生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晚思》是高蟾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开头的“虞泉冬恨由来短”便道出了冬天的短暂与寒冷,给人以压抑感。而紧接着的“杨叶春期分外长”则引出了春天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惆怅浮生不知处”,更是将个人的迷茫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确定感。
最后一句“明朝依旧出沧浪”,表达了尽管有惆怅,但生活依然要继续,明天的阳光依旧会洒在沧浪水面上,流淌着希望与期待。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向往,正是高蟾诗歌的精髓所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时节变迁的敏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虞泉冬恨由来短:
杨叶春期分外长:
惆怅浮生不知处:
明朝依旧出沧浪: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经历了冬天的孤独,但对春天的渴望使得诗人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
《晚思》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杨叶”象征什么?
“惆怅浮生不知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山居秋暝》与《晚思》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而《晚思》则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