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4:11
石帆山下
作者:陆游
久矣移家住鹿门,
偶然信脚到桃源。
尚嫌名挂东林社,
那问尘生北海樽。
才尽极知诗草草,
睡多常觉气昏昏。
旧闻福地多灵药,
安得高人与细论?
很久以前我就把家迁到了鹿门山,
偶尔信步来到桃花源。
我仍然嫌弃自己的名声挂在东林社,
何必去问世俗的北海樽。
才思尽了,知道自己写诗草草,
睡得多了,常常觉得精神昏沉。
以前听说福地多有灵药,
怎么能遇到高人细细探讨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石帆山下》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局动荡、国难当头。他在鹿门山下的隐居生活中,思考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石帆山下》是陆游晚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久居鹿门山的隐逸生活让他偶尔踏足桃花源,既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对名利的轻视,通过“尚嫌名挂东林社”一句,表达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拒绝。
“才尽极知诗草草,睡多常觉气昏昏”,这两句则展现出他对创作的疲惫与生活的迷茫,充满了无奈与自我反思。最后两句“旧闻福地多灵药,安得高人与细论”,更是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对高人相交的向往,显示了诗人虽身处世外桃源却依然向往高人雅士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出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思索,兼具哲理性与艺术性,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无奈,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理想的思考,折射出他对高人理想之境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高洁情怀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的《石帆山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国家的忧虑
D. 对朋友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哪个典故?
A. 西游记
B. 桃花源记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尚嫌名挂东林社”中“东林社”指的是:
A. 一处山名
B. 一种文人社团
C. 一个酒馆
D. 一个著名的景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