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3: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45:13
舟中不寐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醉去昏然卧绿窗,
醒来一枕好凄凉。
意中为许无佳况,
梦里分明到故乡。
淮水打船千浪雪,
燕鸿叫月满天霜。
山城更点元无准,
偏到鸡鸣分外长。
我醉了,迷迷糊糊地在绿窗下睡去,
醒来时却枕着一片凄凉。
心里想着这世上没有什么美好的境况,
梦中却清晰地回到了故乡。
淮水拍打船只,浪花如同千片雪花,
燕子和鸿雁在月光下高声叫唤,满天都是霜。
山城的时光更是无法把握,
偏偏等到鸡鸣时分却显得格外漫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的意境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在舟中夜不能寐的情景,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提到的“淮水”、“燕鸿”等意象,均与自然景观和游子心境紧密相关。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性作品有《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舟中不寐》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舟中夜晚无法入眠的情景。此时,正值南宋政权动荡,社会动乱,诗人身处水乡,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沉,诗作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眷恋。
《舟中不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舟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首先描绘了醉去与醒来的对比,显示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青绿的窗前,醉梦中的安详与醒来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寂寞。
接着,诗人通过梦境回到故乡,传达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梦境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增添了诗的意象美。诗中提到的“淮水”、“燕鸿”等自然元素,不仅营造了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最后,诗人对时间的无奈感受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鸡鸣分外长”的描写,时间的延续在孤独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整首诗在描写个人情感的同时,折射出普遍的游子心态,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夜晚孤独的感受,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情感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醉去昏然卧绿窗”中的“昏然”指的是:
A. 清醒
B. 迷糊
C. 兴奋
D. 痛苦
诗人梦中回到故乡,说明他:
A. 对故乡无所谓
B. 思乡情切
C. 想要旅行
D. 对生活忘却
“鸡鸣分外长”表达了:
A. 时间过得很快
B. 夜晚显得特长
C. 诗人的快乐心情
D. 诗人对鸡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