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33:12
九日山居
作者: 袁昌祚 〔明代〕
万事惊心两鬓非,
先秋人与雁南归。
閒看草际锄黄独,
静倚松阴住翠微。
身老玉关愁击柝,
时危金殿望垂衣。
更堪潦倒逢佳节,
樽酒篱花赏暂违。
各样事情使我心惊,双鬓已非昔日青。
秋天将至,人们随雁南飞。
我闲看草间,独自锄黄叶,
静静倚靠松阴,居于翠微之中。
年华已老,惆怅于玉关的戍楼,
在危难时刻,仰望金殿,期盼着衣袂飘飘的神仙。
更何况身处潦倒之境,恰逢佳节,
手中杯酒、篱边花儿,却无法共赏。
作者介绍: 袁昌祚,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作者身处山居,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节日孤独的感慨。
《九日山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诗开篇以“万事惊心两鬓非”引入,直接点出自己心中的忧虑与烦恼,双鬓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先秋人与雁南归”则把季节的变换与人事的离散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友情与人情的思考。
接下来的“閒看草际锄黄独”,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悠闲,但“独”字又透露出内心的孤独感。诗人在松阴下静坐,虽然景色怡人,但身世浮沉让人难以安宁。后半部分的“身老玉关愁击柝”将个人的身世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后两句“更堪潦倒逢佳节,樽酒篱花赏暂违”,又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在佳节之际感到潦倒,无法与人欢庆,心中的失落更加明显。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对立,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节日孤独的深刻感悟,寄托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殿”象征什么?
A. 家庭
B. 权力与理想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诗人感到“潦倒”的原因是?
A. 孤独
B. 经济困境
C. 生活琐事
D. 自然环境
“身老玉关愁击柝”中的“玉关”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地方
B. 边疆的戍楼
C. 皇宫
D. 朋友的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昌祚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袁昌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绪。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