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寿元实通判母)》

时间: 2025-05-18 00:31:00

诗句

风月堂中,画屏不动香猊吐。

珠翘环拥蕊宫仙,双鬓青如许。

相对童颜寿侣。

看庭前、绯袍拜舞。

十洲三岛,柳探春时,梅欺雪处。

甲子花周,自从今日重新数。

碧瑶杯重翠涛深,笑领飞琼语。

此去华筵喜聚。

听传宣、云间紫府。

万分如意,凤诏便蕃,香轩容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31:00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风月堂中,画屏不动香猊吐。
珠翘环拥蕊宫仙,双鬓青如许。
相对童颜寿侣。看庭前绯袍拜舞。
十洲三岛,柳探春时,梅欺雪处。
甲子花周,自从今日重新数。
碧瑶杯重翠涛深,笑领飞琼语。
此去华筵喜聚。听传宣云间紫府。
万分如意,凤诏便蕃,香轩容与。

白话文翻译

在风月堂里,画屏静止,香炉中袅袅香烟升起。
珠饰环绕着如仙女般的蕊宫,双鬓如青丝般美丽。
面对面的是童颜的寿星和伴侣,看庭前身穿绯袍的人在欢舞。
十洲三岛,柳树在春日探出新芽,梅花在雪中傲然怒放。
甲子轮回的花期,从今天开始重新计算。
碧瑶杯中盛满深翠的波涛,笑着领受飞琼的祝福。
在未来的华宴上欢聚,听闻云间紫府的传言。
希望万分如意,愿此时的凤诏能带来安宁,香轩的容颜也愈加美丽。

注释

  • 风月堂:指的是一个雅致的地方,常用于文人雅集。
  • 香猊:一种香炉,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气氛的营造。
  • 珠翘:指的是装饰品,强调华丽和美丽的意象。
  • 绯袍:红色的袍子,通常在喜庆的场合穿着。
  • 十洲三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 碧瑶杯:用来盛酒的杯子,常与庆祝、欢乐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是为庆祝母亲寿辰而作,体现了对母亲的敬爱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祝福与喜庆氛围的寿宴诗。全诗以风月堂为背景,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寿星和伴侣的美好祝愿。诗中提到的“风月堂”,不仅是一个聚会的场所,更是情感交流的空间,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诗人通过对珠翘、绯袍等细节的描写,强调了场面的华丽与喜庆。

“十洲三岛”与“梅欺雪处”的意象,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暗含了人生的哲理。正如梅花在严寒中傲然开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更具深度,既有欢庆的表象,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诗中提到的“凤诏便蕃”,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寿星的祝贺,更是对人生美好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月堂中,画屏不动香猊吐: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暗示着温馨的氛围。
  • 珠翘环拥蕊宫仙,双鬓青如许:这里的“珠翘”与“蕊宫仙”展现了美的形象,双鬓的青色则强调了青春。
  • 相对童颜寿侣:突出了寿星的年轻态,与伴侣的和谐。
  • 看庭前绯袍拜舞:描绘了庆祝的场面,展现了热烈的氛围。
  • 十洲三岛,柳探春时:象征着美好和生机,春天带来了新的希望。
  • 甲子花周,自从今日重新数:强调的是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 碧瑶杯重翠涛深:象征着美酒与欢庆,同时暗示了深厚的情谊。
  • 此去华筵喜聚: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
  • 听传宣云间紫府:提到神秘的紫府,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 万分如意,凤诏便蕃:愿望的实现与幸福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欺雪”比喻坚韧的品格。
  • 对仗:如“十洲三岛”与“柳探春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柳探春时”,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神韵。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母亲的祝福与对人生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影: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珠翘:华丽与美丽的象征。
  • 绯袍:喜庆与幸福的象征。
  • 梅花: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月堂”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和谐与美好
    • C. 历史
    • 答案:B
  2. “十洲三岛”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旅行
    • B. 美好的祝愿
    • C. 现实生活
    • 答案:B
  3. “凤诏便蕃”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不满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情感的珍视。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烛影摇红》: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寿辰的祝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著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烛影摇红》的美丽与深意,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除夜 初冬书怀 愁怀 其二 春燕 读史 点绛唇(冬) 生查子 春日感怀 舟行即事 舟行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极重不反 指方画圆 形制之势 折文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开心果 俚野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升高能赋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生妻 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柴毁骨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