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5:55
三爱吟
张镃
有手须把酒,有口须吟诗。
更留未老脚,上山当及时。
我生除此百不爱,尽着余年了三债。
一岁纵教醉百回,三日始一眉头开。
百年藉使吟万首,十日得三果何有。
足健且长闲,当能遍岩薮。
君不见王逸少,誓墓不出穷名山,
谓宜以乐终,不愿缚足名宦间。
又不见陶渊明,快饮不负头上巾,
嗤笑鲁中叟,弥缝阙失成灰尘。
又不见杜少陵,作诗饥冻犹忘愁,
未得惊人句,自言到死不肯休。
人生三物间,所愿常周流。
此身已复专林壑,赋诗饮酒须行乐。
如果有手,就该喝酒;如果有口,就该吟诗。
更要趁着年轻的步伐,及时上山游玩。
我这一生除了这三样东西,别的都不爱,
只愿将余年偿还这三样债。
即使一年里纵然喝醉了百次,
三天之后才算稍微开怀一笑。
活到百岁如果能吟咏万首诗,
十天里得三首诗又算什么。
只要身体健康且悠闲,
自然能遍游山林。
你看王羲之,他誓言死后不愿离开那穷山,
他认为应当以乐趣结束生命,不愿被名利所束缚。
再看陶渊明,痛快地饮酒,活得不负头上巾,
他嘲笑鲁中叟,匆忙中失去成就,最终化为尘埃。
再看杜甫,他在饥寒交迫中仍然忘却忧愁,
即使没有惊人的诗句,依旧自言到死也不肯停下。
人生追求这三样东西,所愿常常流转。
此身已经归于山林,赋诗饮酒应当尽情享乐。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背景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对饮酒、吟诗的热爱,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快乐与精神上的自由。
《三爱吟》以吟诗、喝酒和自然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通过对王羲之、陶渊明和杜甫的引用,展现了三位历史人物在面对名利、生活困境时的态度与选择,强调了在世俗名利与内心自由之间的选择。张镃心怀对自然的热爱,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应以乐趣为重,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在向读者传达一种价值观,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追求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物,而不是被名利所牵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三样爱好是什么?
A. 书法,绘画,音乐
B. 酒,诗,自然
C. 名利,地位,权力
王羲之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传统的坚持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什么方式生活?
A. 忙于官场
B. 隐居田园,快饮而乐
C. 追求财富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三爱吟》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