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共乐堂》

时间: 2025-05-23 20:44:22

诗句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隄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隄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44:22

原文展示

题共乐堂
作者:汪泌 〔宋代〕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隄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隄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白话文翻译

在临海城东面,有一个湖泊,气候清新而奇特。
没有风时,湖面绿得清澈,十顷水面如琉璃般明亮。
湖中有座共乐堂,今天的名字又是谁呢?
有人回答我这个问题,是太守下车时的事情。
他去探访百姓的疾苦,百姓说水最为危害。
有时洪水暴来,城墙被毁,百姓漂流尸体。
太守谋求上策,堆石修缮城基。
外面遗留了数百家,房屋错落不齐。
水来了无处阻挡,正好与漂流相遇。
他又想在东边筑堤,却苦于缺乏土石资源。
开湖取用足够材料,堤势如虹蜺横亘。
湖光映照空阔,物体在水中倒影中窥视。
紫色和翠绿的山峦,环绕如屏风。
构建的堂楼显得宽阔,与世俗同游嬉戏。
太守在堂上设宴,游人歌唱在水边。
歌声从公的治理中来,解除灾患,修补创伤。
况且有如此壮丽的景观,不乐又何以为?
就像登上春台,人心愉悦熙熙。
那些能文的人,作辞书的碑文。
希望其不朽功绩,上至尧舜之高。

注释

  1. 共乐堂:这里是一个游乐的场所,代表了人们的欢愉和太守的政绩。
  2.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地方事务。
  3. 疾苦:指人民的苦难与困扰。
  4. :指堤坝,用于防洪。
  5. 虹蜺:形容堤坝的形状,像弯曲的虹。

典故解析

  • 尧轩墀:尧是古代中国的贤明皇帝,象征着理想的统治。此处意指希望留下不朽的功绩,达到古代圣王的高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而闻名,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诗作背景可能是汪泌担任地方官员期间,目睹湖水泛滥给民众带来的困扰,因此写下此诗,结合治理方略与自然美景,表达对民生的关怀和治理的决心。

诗歌鉴赏

《题共乐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与共乐堂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汪泌通过对“水”的描写,表达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努力,诗中太守的形象则表现出作为地方官员应有的责任感。诗的前半部分勾勒出湖泊的美丽与宁静,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的困境,展现出人民疾苦与治理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通过对宴会的描写,表现出团结与乐观的精神,寓意在困境中也要寻求快乐与希望,展现了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有自然美的描绘,更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描绘湖泊的美丽环境,给人以清新独特的感受。

  2.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湖面平静,没有风时,水面如琉璃般清澈。

  3.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提出疑问,现今共乐堂的名字是什么,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

  4.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表示太守的到来,暗示他对民生的关注。

  5.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太守探访民众,了解到水患是最严重的问题。

  6.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洪水突如其来,导致城墙损毁,百姓流离失所。

  7.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太守制定了应对措施,修复城基,展现出治理的智慧。

  8.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描述受灾后的景象,房屋残破不堪,表示民生困境。

  9.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指水灾来临时,无法阻挡,表现出无奈。

  10. 又欲隄其东,苦乏土石资。
    想要在东边筑堤,却苦于缺乏材料,表现出治理的困难。

  11. 开湖足取用,隄势横虹蜺。
    开湖取土,筑堤如虹蜺般地横亘,展示治理的远见。

  12.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湖光明亮,水面如镜,表现出自然之美。

  13.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山峦环绕,形成美丽的自然屏风,增添诗的意境。

  14.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共乐堂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游乐的场所,体现人文关怀。

  15.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描写宴会场景,体现太守与百姓的和谐共处。

  16.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歌声传递着太守的治水决策,治愈了民众的伤痛。

  17.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乐趣何在?

  18.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比喻如同登上春台,带来愉悦的心情。

  19.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期待那些能文的人写下碑文,传承功绩。

  20.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希望功绩能流传千古,达到古代圣王的高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光占空阔”,将湖水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歌云从公来”,赋予歌声以生命,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太守治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民生的关怀。诗的主题围绕着治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同时也代表着潜在的危机。
  • 共乐堂:代表人们的欢乐与团结。
  • 太守:象征着治理者的责任与担当。
  • 山峦: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共乐堂”主要是指什么?
    A. 一座庙宇
    B. 游乐场所
    C. 居住的地方
    D. 官府

  2. 太守在诗中做了什么?
    A. 观光游玩
    B. 访民探苦
    C. 读书写字
    D. 组织宴会

  3. 诗中描述的湖光有什么特点?
    A. 昏暗无光
    B. 清澈明亮
    C. 波涛汹涌
    D. 污浊不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 王勃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滕王阁序》: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但更强调历史与个人的抱负。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人生的哲理与情感,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薝卜林 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卫公堂二首 其二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二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一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其二 谢翁子亨惠诗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其二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联竿 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爆表 云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云字成语解析及用法 巍颤颤 画鬼容易画人难 户字头的字 稚态 开宗明义 凵字底的字 旡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形容高的字有哪些_带高的汉字大全 似箭在弦 望风破胆 满腹珠玑 身废名裂 閠字旁的字 德字篆书怎么写?这份德字篆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篆书学习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李白山水诗的经典赏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