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时间: 2025-07-12 21:06:12

诗句

寒音珊珊落回溪,脩竹似与长风期。

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06:12

原文展示:

寒音珊珊落回溪,脩竹似与长风期。
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水声轻轻流淌,落入回溪之中,修长的竹子似乎在与长风约定。
虚幻的帆影在水面上往来,幽静的环境自有闲人知晓。

注释:

  • 寒音:寒冷的水声。
  • 珊珊:形容水声细微而清晰。
  • 脩竹:修长的竹子。
  • 长风期:与长风相约,表示一种意境或气氛。
  • 虚声:虚幻而轻微的声音。
  • 帆影:帆船的影子。
  • 幽绝:幽静而独特。
  • 闲人:不受世俗纷扰的人,通常指隐士或志趣高雅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竹子、帆影等意象,常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象征高洁的情操和闲适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性情淡泊,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常以隐逸生活为主题。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感。开头“寒音珊珊落回溪”,通过水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和谐。接着“脩竹似与长风期”,诗人将竹子与长风之间的关系比作一种约定,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则将视线转向水面上的帆影,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显得既闲适又高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音珊珊落回溪:描绘溪水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脩竹似与长风期:竹子高耸,与风的轻巧相映成趣,似乎在默默约定。
    3. 虚声帆影往来地:水面上帆船的影子轻盈而过,声音似乎虚幻,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4. 幽绝自有闲人知: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自有懂得这种闲适的人存在。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竹子与风的关系拟人化,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
    • 对仗:诗句中的结构对称,使得诗歌更加韵律优美。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意象分析:

  • 寒音: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 脩竹: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志趣。
  • 帆影:象征自由与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闲人:象征理想的隐士生活,超脱于尘世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音”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的声音
    • B) 水流的声音
    • C) 风的声音
  2. “脩竹似与长风期”中的“长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空气流动的状态
    • C) 一位朋友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名利
    • B) 自然与闲适生活
    • C) 战斗与冒险

答案

  1. B) 水流的声音
  2. B) 空气流动的状态
  3. B) 自然与闲适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生活感受。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与王维的《鹿柴》在主题上都强调了自然的美与闲适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山水的雄伟和意境的深邃,而李弥逊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细节与闲适的心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 送僧归敬亭山寺 秋日 楚宫怨二首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题杜居士(一作赠题杜隐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鄐八手 第主 交疏吐诚 牙字旁的字 龙蟠虎绕 包含哀的成语 包含鉴的成语 辽阔 拔宅飞升 鬯字旁的字 风雨时若 包含咸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阳开头的成语 文如其人 包含魏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上推下卸 歹字旁的字 咸酸苦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