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2
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
作者:许浑
自卜闲居荆水头,感时相别思悠悠。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深巷久贫知寂寞,小诗多病尚风流。
昼公此去应相问,为说沾巾忆旧游。
三年无事客吴乡,南陌春园碧草长。
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
经岁别离心自苦,何堪黄叶落清漳。
第一首
我自从选择住在荆水边,时常感慨与朋友分别,思绪悠然。
一杯酒喝尽时,青山已在夕阳下沉没,千里之外的书信回返,映衬着碧绿的秋树。
深巷中久居贫困,知晓了孤寂的滋味,虽小诗多病,但风流依旧。
昼公你此去应当多多问候,聊聊往昔,想起那些浸湿手帕的旧游。
第二首
三年间无所事事,游历在吴乡,南边的小路,春园中碧草生长。
曾与友人共醉于八门的画舸,独自回到三径的书堂静谧。
前山的雨过后,池塘满溢,小院里秋天归来,枕头和席子凉爽。
经历了一年的离别,内心深感苦楚,怎能忍受黄叶在清漳河边飘落。
作者介绍
许浑(约759年-约820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早年生活贫苦,后得以在朝为官,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许浑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线,描绘了友人归苏州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自卜闲居荆水头”一句,展现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的淡泊心态,接着以“感时相别思悠悠”引出对别离的感伤。诗人用酒、山、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在第二首中,诗人通过“南陌春园碧草长”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此同时又用“经岁别离心自苦”来表明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内心苦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在何处闲居?
a) 山顶
b) 荆水边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沾巾”指的是什么?
a) 酒水
b) 思念的泪水
c) 书信
“三年无事客吴乡”中的“吴乡”指的是哪里?
a) 江苏一带
b) 四川
c) 广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许浑的《送元昼上人归苏州》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达了送别时的思念之情,但许浑更强调内心的孤寂与自然的美,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美妙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