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23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一
黄廷用 〔明代〕
边疆日夕系皇情,
廊庙抡才重夏卿。
凤诏晓承三合殿,
豸冠秋赴五原城。
阴山云净无传箭,
延水波寒可洗兵。
文武昔曾输上策,
胡人何地不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政治和军事情势,表现了对国家和边防将领的关心。诗中提到,边疆每天都在牵挂着皇帝的情感,朝廷中有才能的人被重用。早晨的皇命在三合殿上颁布,秋天时将领将赴五原城。阴山的天空清澈,没有飞箭的痕迹,延水的波澜寒冷,仿佛可以洗去士兵的疲惫。文武两方面曾经提出过上策,胡人之名在何处不为人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廷用,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边疆政治与军事,反映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边疆局势紧张,诗人关心国事,尤其是边防将领的表现,借此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将领的鼓励。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日常情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将领的深切关心。诗的开头“边疆日夕系皇情”,表明了边疆将士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皇权与边防的重要性。接着提到“廊庙抡才重夏卿”,表现出朝廷对有才能之人的重视,反映了政治的现实。
诗中提到的“凤诏晓承三合殿”,暗示了皇帝对边疆事务的关注,而“豸冠秋赴五原城”则表现出将领们在国家重任下的行程。通过“阴山云净无传箭,延水波寒可洗兵”,诗人描绘了边疆的宁静和士兵的疲惫,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与边防的艰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的忧虑,也有对将领的赞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充分展现了黄廷用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和对边防将领的赞赏,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将士们的信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诏”指的是什么?
“阴山云净无传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五原城”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黄廷用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事的思考,但黄廷用更侧重于边防将领的责任与忠诚,而杜甫则更倾向于描绘民生困苦与国破家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