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还自益昌道得张仍修诗次韵》

时间: 2025-05-19 03:51:09

诗句

剑外风烟老鬓华,归心更切独孤遐。

明知东郭非吾土,苦认西楼是我家。

万古声名供敝帚,九州意气付浮杳。

同来蓬沓於潜女,一笑长歌陌上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51:09

原文展示

剑外风烟老鬓华,归心更切独孤遐。
明知东郭非吾土,苦认西楼是我家。
万古声名供敝帚,九州意气付浮杳。
同来蓬沓於潜女,一笑长歌陌上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深切眷恋。诗人虽然知道东郭并不是自己的家乡,却依然感到孤独和渴望归去。万古的声名可以用来换取物质的庸俗,而心中那股对祖国的情感却如浮云般难以捉摸。与友人一同来到蓬莱仙境,借着一笑,吟唱着陌上花的美好,似乎在追寻那遥远而又美好的过往。

注释

  • 剑外:指的是边疆地区,象征着远离故乡的地方。
  • 风烟:风尘和烟雾,形容环境的复杂和艰难。
  • 老鬓华:鬓发斑白,形容年纪渐长。
  • 东郭:地名,指的是作者的外乡。
  • 西楼:指作者心中向往的地方,象征着故乡。
  • 敝帚:破旧的扫帚,形容声名不值一提。
  • 浮杳: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状态。
  • 蓬沓:形容轻盈飘逸,像蓬草一样的状态。
  • 潜女:指的是传说中的美丽女子,象征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故土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作者身处异乡之际,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寄托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这首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感。诗的开头,用“剑外风烟老鬓华”描绘出诗人身处的环境与自身的年华,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沧桑。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尽管他明白东郭并非故土,心中却依然寄托着归属感。诗中“万古声名供敝帚”的句子,传达出对名利的淡漠,强调了对精神世界的渴求。最后一联“同来蓬沓於潜女,一笑长歌陌上花”则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共鸣,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边塞环境以及个人的年龄,暗示着孤独感。
  • 第二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心似箭的情感。
  • 第三句:反映出诗人对名声的看淡,认为名声不过是浮华。
  • 第四句:通过友人相聚来表现生活中的乐趣和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剑外风烟”与“归心更切”构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意象的运用,如“万古声名”和“陌上花”,则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对名声的看淡以及在友情中寻求慰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剑外:象征着遥远和隔绝的地方。
  • 老鬓华: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成熟。
  • 东郭、西楼:分别代表着外乡与故乡的对比。
  • 万古声名:象征着名声的虚无。
  • 陌上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万古声名供敝帚”表达了作者对名声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看淡
    • C. 渴望
    • D. 追求
  2.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剑外风烟老鬓华”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__

  3. 判断题:该诗的主题是关于对故乡的思念。(是/否)

答案

  1. B
  2. 孤独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咨夔的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皆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洪咨夔更强调对生活的感悟与人际关系,而李白则侧重于孤独与宁静。两者的情感基调各有特色,且在意象运用上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祝中国韵文学会成立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怀谭友夏月到 如梦令 感怀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昨日 如梦令 如梦令 戊子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顺孝 釆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豸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辑辑 适如其分 乌田纸 天上麒麟 包含飕的词语有哪些 桑土之防 掎角之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缝的成语 深思熟虑 笑欣欣 肤不生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