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7:15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作者:陶澄 〔清代〕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
在初春的草木中,龙争虎斗,风云变幻中出现了武将。
拥护时势的红旗高扬,我的身影岂会被黄巾贼所掩。
飞书传达南方的安抚,北辰的天空也因之而动荡。
断蛇之计先于楚国,追逐鹿群则是后来的秦国。
建业之王正坐于高位,洪都之地的战斗血流成河。
旌旗飞舞仿佛迷了飞鸟,箭石惊动了水中潜龙。
借用箸子在桌上也应无敌,焚舟之举仿佛有神灵护佑。
危急时刻,神农氏的重任在肩,手握节令生死均衡。
日月交辉如双璧,羌戎安定了九州大地。
君主的恩德五等赐予,士气在一朝之间显现。
孙子的兵法与圭璋相继,春秋之礼与美食陈列。
白波荡漾如浩瀚,苍瓦如山峦叠嶂。
往事如今化作烈焰,羁旅之人感慨颇深。
临水而立,独自流泪,萧瑟的秋天让我倍感伤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陶澄,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关乎历史与忠诚。
创作背景: 本诗题写在忠臣庙的壁上,表现了对历史忠臣的崇敬与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陶澄的《题康郎湖忠臣庙壁》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英雄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展现了忠臣的丰功伟绩和对国家的贡献,表现出对忠义精神的崇尚与追忆。诗的开头以“草昧龙争日”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朝气与英雄争斗的激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接着,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描绘了楚汉之争、秦汉兴衰等重要历史节点,展现了忠臣在国家危亡时刻的贡献。尤其是“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一句,突显了英雄的壮烈与忠诚,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光辉。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与意象,比如“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博学,也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而结尾“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的情景描写,更是将个体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深切怀念与自我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忠诚与义气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与忠臣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诚与义气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沉重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巾”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诗中“断蛇先谶楚”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陶澄《题康郎湖忠臣庙壁》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