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盘龙松歌》

时间: 2025-05-25 05:52:33

诗句

盘山万松无寸土,法藏一松更遒古。

根蟠巨石破石腹,宛转游龙依卧虎。

鳞甲参错护苔藓,亸地屈铁意伛偻。

石幢支肘有神力,回枝突出折腰舞。

自南自北性所便,纡余揖让相周旋。

忽焉西向开华屏,苍髯低拂环翠亭。

有时天风来谡谡,龙吟不似丝竹肉。

传闻此树五百年,鄂公手植金刚坚。

老僧辟地思剪伐,道人示梦得舍旃。

老物信有鬼神护,不第拳曲全其天。

有美斯爱爱斯传,作歌赞颂谁其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2:33

原文展示

盘山万松无寸土,法藏一松更遒古。
根蟠巨石破石腹,宛转游龙依卧虎。
鳞甲参错护苔藓,亸地屈铁意伛偻。
石幢支肘有神力,回枝突出折腰舞。
自南自北性所便,纡余揖让相周旋。
忽焉西向开华屏,苍髯低拂环翠亭。
有时天风来谡谡,龙吟不似丝竹肉。
传闻此树五百年,鄂公手植金刚坚。
老僧辟地思剪伐,道人示梦得舍旃。
老物信有鬼神护,不第拳曲全其天。
有美斯爱爱斯传,作歌赞颂谁其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盘山中无数的松树,唯有一棵法藏松显得更加苍劲古老。它的根缠绕着巨石,宛如游龙依偎在卧虎身边。松树的鳞片与苔藓交错在一起,屈曲的枝干如同铁般坚韧。石头上的支柱给予它神秘的力量,回旋的枝条如同在舞动。松树的生长方向随意,南北都可,显得灵动自然。突然间,西边的华屏打开,苍白的胡须轻轻拂过环翠亭。时常有天风轻轻吹过,松声如龙吟,非丝竹之音。听说这棵松树已有五百年历史,是鄂公亲手种植的,结实如金刚。年老的僧人想要砍伐它,却被道士梦中所示,得以保留。古老的松树相信有鬼神的护佑,未曾被砍倒,依然挺立在天地之间。有人赞美这棵松树,作歌以颂,谁又能将这些赞美铭刻在石上呢?

注释

  • 万松:形容数量众多的松树。
  • 法藏一松:特指这棵松树名为“法藏”,它的古老和苍劲。
  • 根蟠巨石:树根缠绕着巨大的石头。
  • 宛转游龙依卧虎:形容松树的枝干曲折,像游龙依偎在卧虎身旁,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状态。
  • 鳞甲参错:松树的鳞片与苔藓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象。
  • 亸地屈铁意伛偻:指松树的姿态屈曲,但依然如铁一般坚韧。
  • 老僧辟地思剪伐:老和尚想要砍伐这棵松树。
  • 道人示梦得舍旃:道士在梦中指示,得知要保留这棵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振定,清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高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盘龙松歌》是作者在盘山游历时所作,表达了对这棵古老松树的敬仰与赞颂,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盘龙松歌》通过对一棵古老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诗中“盘山万松无寸土”开篇即设下广阔的场景,表现出松树的众多与壮观。而“法藏一松更遒古”则将目光聚焦于这棵松树,突出了它的古老与坚韧,仿佛在说,在无数松树中,唯有这一棵值得我们铭记和赞美。

松树的根缠绕巨石,象征着它扎根大地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诗中“宛转游龙依卧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枝干曲折而优美,带有一种灵动之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将松树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结合,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最后,诗人提到松树的历史和传说,赋予了这棵树更深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在赞美松树的同时,隐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盘山万松无寸土:描绘盘山上无数松树,意在展现自然的繁茂。
  2. 法藏一松更遒古:将焦点转向法藏松,强调它的古老与坚韧。
  3. 根蟠巨石破石腹:形象地表现松树的根系与岩石的紧密关系。
  4. 宛转游龙依卧虎:用比喻手法,形容松树的姿态如同游龙,生动形象。
  5. 鳞甲参错护苔藓:描绘松树的外观,突显其与苔藓的和谐共生。
  6. 亸地屈铁意伛偻:表现松树的刚毅与屈曲,象征坚韧。
  7. 石幢支肘有神力:暗示松树的根基稳固,犹如支撑着一座力量的石柱。
  8. 回枝突出折腰舞:形象地描绘树枝的灵动,仿佛在舞动。
  9. 自南自北性所便:松树在南北方向自由生长,表现出其适应性。
  10. 纡余揖让相周旋:形容松树的枝干交错,如人际间的礼让。
  11. 忽焉西向开华屏:突然转向西方,描绘出意象的变化。
  12. 苍髯低拂环翠亭:苍老的松树枝条轻轻拂过亭子,增添了自然的和谐美感。
  13. 有时天风来谡谡: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增强了生动感。
  14. 龙吟不似丝竹肉:松声如龙吟,非传统乐器的声音,增加了神秘感。
  15. 传闻此树五百年:提及松树的历史,赋予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16. 鄂公手植金刚坚:讲述鄂公种植松树的故事,增加了人文内涵。
  17. 老僧辟地思剪伐: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思考。
  18. 道人示梦得舍旃:通过道士的梦境,暗示神灵的庇护。
  19. 老物信有鬼神护:古老的松树相信有鬼神的保护,带有神秘色彩。
  20. 不第拳曲全其天:松树未曾被砍倒,依然挺立,象征生命的坚韧。
  21. 有美斯爱爱斯传:提到对松树的赞美与传承。
  22. 作歌赞颂谁其镌:最后感叹,赞美的词句又能由谁来铭刻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宛转游龙依卧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姿态。
  • 拟人:如“苍髯低拂”,赋予松树以人性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和谐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古老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生命。
  2. 巨石:象征自然的巍峨与不变。
  3. :象征自然的无常与变化。
  4. 神灵:象征对生命的保护与庇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松树的赞美
    • B. 对风景的描写
    • C. 对历史的回顾
    • D. 对人类的反思
  2. “宛转游龙依卧虎”中的“游龙”比喻什么?

    • A. 松树的根
    • B. 松树的枝干
    • C. 自然的风
    • D. 岩石的形态
  3. 诗中提到的“鄂公”是指谁?

    • A. 一个传说人物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画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望岳》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盘龙松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登高》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而《盘龙松歌》则专注于松树的坚韧与自然的神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研究文章
  • 《清代诗人及其作品》 - 诗人介绍与分析
  • 《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 - 相关修辞手法的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慈云壁间有杨皓明叔崇宁甲申所题诗和者甚众 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芜湖即事三首 杂言二首 代人上李制参生辰 芜湖即事三首 元质携客渡江饮於村居 从人借马钝甚戏作 晚春有感答才夫上巳之作二首 其二 蕲步四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存案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贝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包含冯的词语有哪些 改邪归正 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援天下 幸媚 捶胸顿足 乡兵 辀张跋扈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加添 接开头的成语 规矩准绳 風字旁的字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