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19
清江引
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在这林泉隐居的地方,谁会来到这里呢?只有清风的客人来访。
在这里相聚,尽情享受山中的宁静,不去关心人间的纷扰。
争夺那不过是半张名利纸,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隐居”与“清风”的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表达隐逸之士的理想生活,类似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作者介绍:
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生活在元朝中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著称,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清江引》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理想的诗,诗中通过林泉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开头的“林泉隐居谁到此”一语,便表现出隐居之地的清幽与孤寂,似乎在问谁能来到这个世外桃源。接着“有客清风至”,则通过“清风”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与向往,清风象征着高洁与自由,正是诗人理想中的伴侣。
在“会作山中相”中,诗人邀请读者一同享受这宁静的山中生活,而“不管人间事”则显示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不屑。最后一句“争甚么半张名利纸!”则是诗人对名利的深刻反思,认为追逐名利的争斗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不如在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批判,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林泉隐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
C. 诗人对名利的追求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中“名利纸”象征着什么?
A. 真正的财富
B. 名利的追逐与争斗
C. 书籍的价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为理解马致远及其作品提供更深入的视角与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