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28:06
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
作者:冯延巳 〔唐代〕
坐对高楼千万山,
雁飞秋色满阑干。
烧残红烛暮云合,
飘尽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
犹忆笙歌昨夜欢。
面对高楼与无数山峦,
大雁在秋色中飞过,映满了栏杆。
红烛烧尽,夜幕降临,云层聚拢,
梧桐树的金叶飘落,井水渐寒。
尽管人相隔千里,
我仍怀念昨夜的笙歌和欢愉。
作者介绍:冯延巳,字子安,唐代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常常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享有盛誉,为后世所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繁华的盛世,社会文化发展迅速。诗人身处高楼之中,面对壮丽的山河,感受到秋季的凋零与孤独,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
冯延巳的《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展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篇以"坐对高楼千万山"引入,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孤寂环境。随着"雁飞秋色满阑干",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诗人用雁来象征季节的变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烧残红烛暮云合"一句,灯光即将熄灭,象征着夜晚的降临与生命的短暂,结合"飘尽梧金井寒",更是突显出秋天的萧瑟与冷清,梧桐树的落叶是对美好时光的告别。最后两句"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尽管相隔千里,心中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依然浓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构成了一幅秋日孤寂的图景,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对过往欢乐的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引发对生命和情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高楼"与"山"的对比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自然与人造
B. 生活的繁华与孤独
C. 秋天的美丽
"雁飞秋色满阑干"中的“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栅栏
B. 树木
C. 桥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A. 高楼和雁
B. 红烛和梧金
C. 笙歌和欢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抛球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秋天的描绘,但前者更为沉重,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后者则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美学风格。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冯延巳的《抛球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