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3
咏手二首
作者: 赵光远 〔唐代〕
妆成皓腕洗凝脂,
背接红巾掬水时。
薄雾袖中拈玉斝,
斜阳屏上撚青丝。
唤人急拍临前槛,
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见,
细圆无节玉参差。
撚玉搓琼软复圆,
绿窗谁见上琴弦。
慢笼彩笔闲书字,
斜指瑶阶笑打钱。
炉面试香添麝炷,
舌头轻点贴金钿。
象床珍簟宫棋处,
拈定文楸占角边。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精致手部,以及她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幅优雅画面。她的手如皓腕般洁白,宛如凝脂;手腕上搭着红巾,正捧着水。薄雾般的袖子轻轻拿起玉制的酒杯,斜阳照在屏风上,她正在撚着青丝。她呼唤人来急忙拍打窗前,摘取杏子高高地掷向曲池。最美的时光是在琵琶弦边,手指在细弦上游走,宛如玉石般精美。她轻轻撚动玉器,揉捏琼花,手指柔软而圆润。绿窗后,谁看到她的琴弦在轻轻颤动?她慢慢地用彩笔书写文字,随意一指瑶阶,笑着将钱币打在上面。炉子上试香,添上麝香的炷香,舌尖轻轻碰触金色的钿饰。象床上,珍贵的席子和棋局相伴,她慢慢地拈起文楸,决定占据角落的位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女子的手、琴、香等意象,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以及生活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赵光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雅致,常常借助细腻的手法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正值人生巅峰,常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作为创作的主题,展示出对女性的赞美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这首诗以“手”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美好。诗中用丰富的比喻和细节,描绘出女子手腕的洁白如脂、指尖的轻柔如玉,表现出一种温柔而高雅的气质。首联用“妆成皓腕洗凝脂”开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似乎能够感受到她的轻盈与柔和。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各种动作和意象,如“掬水时”、“拈玉斝”等,展现出女子在生活中优雅自如的身姿,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音乐感。
整首诗的意象交错,层次分明,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美好在此刻凝聚。诗中不仅有对外在美的描摹,更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使人感受到一种恬淡而愉悦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手与生活场景,反映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优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妆成皓腕洗凝脂”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手的颜色 B. 化妆的过程 C. 生活的场景
“撚玉搓琼软复圆”中“撚”的意思是?
A. 拿 B. 抓 C. 捏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古筝 C. 二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