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雒山房诗》

时间: 2025-05-17 19:03:17

诗句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𨇤。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9:03:17

原文展示

东雒山房诗
作者: 宋濂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居住在东雒山的人,他身穿羽衣,腰里悬挂着闪烁的宝剑,仿佛在天际飞翔,任风驰骋。他俯瞩嵩山的高峰,细看三十六座名山,各具紫金和翠羽的华丽。诗中提到少室山高达八百六十丈,蕴含着元气,笼罩晨雾。绿毛仙人在清澈的泉水中洗足,不愿向任何人低头,手中扔出绿黍如同天上的花瓣。天花飞舞,舞姿优雅,东来玉女头戴云翘,足迹轻盈。试想她用秋帛捣打寒石,夜半灵响如霜弦般凄厉。诗人不知龙穴里有石髓,太乙的月鼎将会共煮。人生如梦,谁能再停留?天鸡一鸣,天地明亮,齐州的青烟凝聚在九点。早晨在瀍涧的灵泉饮水,晚上在伊洛的寒川漱口。虽然城市依旧,华表和鹤泪已千年。大江东流,犹如龙与虎的沐浴,丹光掩盖夜晚的月亮。故乡何在,久未归去,人间的微笑成了今古的印记。三素的云高不可攀,仰望仙人出没其间。不要让明镜映照出凋谢的容颜,回首我这魁伟的身影,无法敲响琼关。我无法用气息吹出彩虹,或将万物重新命题。我不能在白昼静坐,惋惜居所,时常翻动枯竹,除去白鱼。只求得三寸舌,鲜红如莲花,洁净于雪。高谈蕊珠经,夜夜声不绝。声不绝,创造出玄徽,芙蓉峰前金虎等待骑士。山人应当相求,飞升太微,共同吹奏瑶华玉管,凌云而唱。

注释

  • 东雒山: 指东雒山,可能为诗人的隐居之地。
  • 羽为衣: 意指用羽毛做的衣服,象征仙人或神仙的打扮。
  • 宝剑光陆离: 腰间悬挂的宝剑,光芒闪烁,象征威仪。
  • 少室: 少室山,嵩山的一个重要峰。
  • 元气: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清泠渊: 指的是清澈的深渊水流。
  • 绿黍: 一种禾本科植物,象征丰收和美好。
  • 天花: 形容从天上飘落的花。
  • 三素云: 形容云层高不可攀,象征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初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后为明代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以其丰富的文学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而闻名。其作品大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东雒山房诗创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时,他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东雒山房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东雒山的自然景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幻想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东雒山人羽为衣”引出了一个超脱于世俗的仙人形象,随后通过“俯视嵩高三十六”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俯瞩一切的超然态度。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对人间繁华的淡然和对灵性世界的向往。“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一句,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山水的宏伟,又有仙人的飘逸,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用“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表达了自己对言语的渴望与对真理的追求,希望通过语言传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彰显了诗人在灵性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描述隐士的形象,羽衣象征其飘逸与超然,宝剑象征威严与力量。
  •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所羁绊的状态,飞翔于天际。
  •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俯视高山,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强化了与自然的融合感。
  •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对少室山的描述,暗示其高度及其蕴含的生机。
  •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仙人的形象在水中洗足,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羽为衣”比喻隐士的超然状态。
  • 拟人: 描述自然景观时,人性化的描写让自然更具生命感。
  • 对仗: 诗中运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超脱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宏伟的自然景观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灵魂的解放与宁静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衣: 代表仙人或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宝剑: 象征力量与威严。
  • 少室山: 体现自然的伟岸与神秘。
  • 天花: 代表美好与灵性的象征。
  • 三寸舌: 象征智慧与言语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雒山房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宋濂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东雒山人羽为衣”的意思是?

    • A. 穿着羽毛衣服的人
    • B. 一位神仙
    • C. 诗人的朋友
    • D. 隐士的形象
  3. “天鸡一鸣天下白”中的“天鸡”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鸡
    • D. 星星

答案

  1. B. 宋濂
  2. A. 穿着羽毛衣服的人
  3. A. 太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
  • 《夜泊牛津》 by 王安石: 描绘了对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东雒山房诗》与《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倾向于超脱与理想化,而后者则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本常识》
  • 《宋濂传记》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翁吟十首 其九 八翁吟十首 其八 八翁吟十首 其四 八翁吟十首 其一 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其一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四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三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二 孤宦 泛湖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指桑骂槐 马字旁的字 盲谈 黄字旁的字 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以火止沸 佩犊 干字旁的字 醤酵 怕三怕四 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惰容 魚字旁的字 包含圆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