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云寓轩诗》

时间: 2025-05-08 14:49:56

诗句

云溶溶兮无根。

倏聚忽散兮不知其门。

变化罔测兮契乎道真。

龙虎名区兮列仙之伦。

剪云制衣兮结云以为神。

超然高洁兮日与云而相邻。

步虚九天上兮不沾世氛。

水火交媾兮日月吐吞。

云兮云兮予寓尔以终其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49:56

原文展示:

云溶溶兮无根。
倏聚忽散兮不知其门。
变化罔测兮契乎道真。
龙虎名区兮列仙之伦。
剪云制衣兮结云以为神。
超然高洁兮日与云而相邻。
步虚九天上兮不沾世氛。
水火交媾兮日月吐吞。
云兮云兮予寓尔以终其身。

白话文翻译:

云彩轻盈而无根,
瞬间聚集又忽然散去,不知它的来去之门。
变化无常却契合于真实的道理。
龙虎的名号分列在仙人的行列之中。
剪裁云朵制成衣服,把云结成神的象征。
超然高洁,日与云亲密相邻。
在虚无的九天之上行走,丝毫不沾染世间的尘埃。
水与火交融,日月彼此吞吐。
云啊云啊,我将你作为终老之所。

注释:

  • 云溶溶:形容云彩轻盈柔和的样子。
  • 倏聚忽散:形容云彩瞬间聚集又迅速散开,强调其变化无常。
  • 道真:指真实的道理或宇宙的真理。
  • 龙虎:在道教文化中,龙虎常象征着力量与尊贵。
  • 列仙之伦:指列在仙人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超然高洁:形容出尘脱俗,心境高洁。
  • 九天:指高空,通常寓意极高的境界。
  • 水火交媾:水与火的结合,象征着阴阳调和。
  • 云兮云兮:反复呼唤云,表达对云的深切感情和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是“元初四大家”之一。他以散文和诗歌闻名,提倡清新自然的风格,常关注道教哲学及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云寓轩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逃避。云作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云寓轩诗》通过描绘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诗中“云溶溶兮无根”的描写,传达出云彩如梦似幻的特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飘逸和对世俗的超脱。接着,诗人将云与道理、仙人相联系,暗示云是领悟道理的媒介,表达了对真理探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云”这一意象,将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于存在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步虚九天上兮不沾世氛”,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追求,渴望在虚无中寻求解脱。最后的“云兮云兮予寓尔以终其身”,将云作为归宿,表明了对自然的依恋和心灵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溶溶兮无根:云彩轻盈飘逸,没有固定的根基。
  2. 倏聚忽散兮不知其门:云彩瞬间聚集又迅速散去,难以捉摸它的变化。
  3. 变化罔测兮契乎道真:变化无常却与真实的道理相应。
  4. 龙虎名区兮列仙之伦:龙虎是道教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列于仙人之中。
  5. 剪云制衣兮结云以为神:将云朵剪裁成衣服,象征着将自然的元素化为神灵的象征。
  6. 超然高洁兮日与云而相邻:处于高洁超然的境域,日月与云相伴。
  7. 步虚九天上兮不沾世氛:在无形的九天之上行走,完全不受世间尘埃的沾染。
  8. 水火交媾兮日月吐吞:水与火的交融,日月彼此吞吐,象征着阴阳的调和。
  9. 云兮云兮予寓尔以终其身:反复呼唤云,将其作为自己生命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自由。
  • 拟人:将云拟人化,表现出云的变化与感情。
  • 对仗:如“水火交媾”与“日月吐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云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真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终寻求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自由和超脱。
  • 龙虎:象征力量、尊贵和道教文化。
  • 水火:象征阴阳调和,体现宇宙的平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溶溶”形容的是何种状态? A. 稳定
    B. 轻盈柔和
    C. 厚重
    答案:B

  2. “步虚九天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A. 追求财富
    B. 追求超然脱俗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龙虎”象征什么? A. 平常人
    B. 力量与尊贵
    C. 普通动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家乡的思念。
  • 《登鹳雀楼》:王之涣,描绘壮丽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云寓轩诗》均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的苦闷,而宋濂则通过云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初夏 湖上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题朱赏门 题观音石壁 月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禾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穷途末路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枝流叶布 约鲁巴人 屏翰 舍命陪君子 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隋珠和璧 馬字旁的字 马舞之灾 自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长安 麤近 一恸欲绝 石字旁的字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