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树亭诗》

时间: 2025-04-27 11:28:46

诗句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

岂不欲静,风挠之鸣。

我思我亲,颜猊日改。

子欲养之,亲不子待。

呜呼噫嚱,孔怀孔悲。

山高海深,孰堪喻之。

内而九藏,外而四体。

皆亲之枝,同一根柢。

根既拨矣,而枝独存。

夙夜哀号,莫达九原。

白杨萧萧,泉扃夜閟。

我亲我思,得无蕉瘁。

亲不可见,音容是求。

求之不得,血泪交流。

作亭墓隅,是曰风树。

仰之瞻之,心焉孔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8:46

原文展示:

《风树亭诗》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
岂不欲静,风挠之鸣。
我思我亲,颜猊日改。
子欲养之,亲不子待。
呜呼噫嚱,孔怀孔悲。
山高海深,孰堪喻之。
内而九藏,外而四体。
皆亲之枝,同一根柢。
根既拨矣,而枝独存。
夙夜哀号,莫达九原。
白杨萧萧,泉扃夜閟。
我亲我思,得无蕉瘁。
亲不可见,音容是求。
求之不得,血泪交流。
作亭墓隅,是曰风树。
仰之瞻之,心焉孔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悲痛。山中有美好的树,茂盛而生机勃勃。难道我不想要安静吗?可是风却在树上吹响了悲鸣。我思念我的亲人,岁月流逝,容颜已改。孩子想要孝敬父母,但父母却不再等候。哀哉,我的心情悲伤无比,山高海深,谁能理解我的痛苦?内心的痛苦深藏,外表却显得无所依托。所有亲人都是同根生长的枝叶。根已被挖去,枝叶却孤独地存活。无论是夜以继日的哀号,还是无奈的诉说,都无法到达九泉之下。白杨树在微风中摇曳,泉水的门在夜里紧闭。我思念亲人,是否会因思念而憔悴?亲人无法相见,只有音容在心中渴望。难以寻求,泪水与血交融。我在亭子的墓旁,称之为风树。仰望着它,心中充满了无奈的痛苦。

注释:

  • 嘉树:美好的树木,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颜猊:指容颜,时光流逝,容貌改变。
  • 子欲养之,亲不子待:孩子想要孝敬父母,但父母已不在。
  • 夙夜哀号:日夜哀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悲痛。
  • 九原:指阴间,古代人们认为死者的灵魂归于此处。
  • 风树:象征亲人的思念,风吹树摇似在诉说内心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元代著名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闻名,风格多样,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描写。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风树亭诗》写于作者失去亲人之际,表达了深切的哀痛与对亲人的追思,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在社会动荡的元代,个人情感与家庭观念尤为突出。

诗歌鉴赏:

《风树亭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哀思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诗人将思念与悲痛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深沉的氛围。开篇的“山有嘉树,油然发荣”展现了自然的生机,随后的“岂不欲静,风挠之鸣”则转向了内心的烦扰,表现出对静谧生活的渴望。然而,风的摇曳却引发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诗中反复提及的亲情,体现了人们对家庭的重视和孝道的追求。尤其是“子欲养之,亲不子待”的句子,真实地反映了失去亲人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结合了自然与人情,使得哀思更加深沉。特别是最后几句,将“风树”作为象征,既是对亲情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风树下的凝视,既是对逝去的亲情的追忆,更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整首诗让人深感思念之苦,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山中有美好的树,生机勃勃,象征自然的美好。
  2. 岂不欲静,风挠之鸣:虽然渴望静谧,但风却不时发出悲鸣,喻示内心的烦恼。
  3. 我思我亲,颜猊日改:表达对亲人日渐改变的容貌的思念。
  4. 子欲养之,亲不子待:孩子想要孝敬父母,但父母却已不再在世,反映对亲情的无奈。
  5. 呜呼噫嚱,孔怀孔悲:感叹之声,内心的悲痛无以言表。
  6. 山高海深,孰堪喻之:深山大海的浩瀚,无人能理解我的痛苦。
  7. 内而九藏,外而四体:内心深处的痛苦无法言说,外在的身体却显得无依无靠。
  8. 皆亲之枝,同一根柢:所有亲人都是同根生长的枝叶,强调整体的亲情。
  9. 根既拨矣,而枝独存:根已被挖去,枝叶却孤独地存活,暗喻失去亲人后的孤独。
  10. 夙夜哀号,莫达九原:无论日夜哀号,都无法传达至阴间,表现悲痛的无力感。
  11. 白杨萧萧,泉扃夜閟:自然景象与内心感情的结合,白杨树的摇曳与泉水的闭合象征了隔绝与失落。
  12. 我亲我思,得无蕉瘁:表达因思念亲人而可能导致的憔悴。
  13. 亲不可见,音容是求:亲人已在天边,唯有音容在心中渴望。
  14. 求之不得,血泪交流:难以寻求与亲人重聚,血泪交融,痛苦难忍。
  15. 作亭墓隅,是曰风树:在墓旁建亭,称之为风树,象征思念与追忆。
  16. 仰之瞻之,心焉孔瘁:仰望风树,心中充满痛苦,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亲人比作树的枝叶,强调亲情的深厚。
  • 拟人:风被赋予情感,象征亲人的思念与哀鸣。
  • 对仗:如“夙夜哀号,莫达九原”,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与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亲人的思念与哀痛为主题,展现了对失去亲情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折射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与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树:象征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 :象征亲情的呼唤与思念。
  • 白杨:象征孤独与哀伤。
  • 泉水:象征生命的隐秘与隔绝。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悲伤的氛围,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嘉树”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C. 自然的安静
  2. “子欲养之,亲不子待”表明了什么情感?

    • A. 对父母的孝敬
    • B. 对亲人的思念
    • C. 对时光的无奈
  3. 诗中“风”是如何被描绘的?

    • A. 轻柔的
    • B. 带来欢乐的
    • C. 充满悲鸣的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与思念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亲情的追忆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达思乡情感,情感直接而浓烈。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月夜为背景,写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濂与元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贺兰先生诗同陈恬叔易和节度使王汉忠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 杨花词三首 羊叔子庙 晚晴 宿大贾村僧寮 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送李德载公辅之宣城王子敏遹之宁陵秦少章之仁和 蔡泽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暌离 醇酒美人 一窝蜂 音耗 染旧作新 煨干避湿 据为己有 羊字旁的字 锋铓毕露 马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包含箭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耳刀旁的字 包含瞑的词语有哪些 核价 纨袴膏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