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47
稍欣公议白,又报啧言行。
上漫招东马,人方毁李程。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
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
稍微高兴于公议的白话,接着又听到关于言行的评议。
在这里随意招呼东马,而人们正在诋毁李程。
迎来了新观主,陪伴的是老师的兄长。
汉朝的士人正好聚合,何必再提鲁国的两位圣人。
“鲁两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代表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此处用来表现对传统士人价值的怀念与当代士人聚合的欣慰。
刘克庄(1180年-1269年),字景庄,号听松,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多为豪放激昂,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纷纷自处之际。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与个人的期望。
这首诗在结构上较为松散,四句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开篇“稍欣公议白”,表达了对公众议论的欣慰,但紧接着提到的“啧言行”,则流露出对言论的忧虑,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漫招东马”的意象,似乎在描绘一种随意、洒脱的态度,而“人方毁李程”则暗示着当时士人对彼此的指责与非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则暗示了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诗人对新领导者的期待与对传统师承的尊重。
最后一句“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则是对士人群体凝聚的赞美,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思与自省,提倡士人应团结一致,而非过于依赖古人的教诲。
诗中表现出对当代士人团结的期望与对传统的反思,强调了新旧交替时代中士人应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中提到的“鲁两生”指的是哪两位圣人?
诗中“稍欣公议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人方毁李程”的意思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观察与反思,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