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4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8:21
芒芒生面忽重开,堕地先号事可哀。
瞥眼韶华因梦远,累心缘影为谁来。
名沉青史终无色,祸起红尘定有胎。
白业丹元修补急,万牛身重首空回。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辛。开头说新生的面貌如同重开,落地的事物令人悲哀。转眼间美好的时光因梦而变得遥远,心中所累的情感又为了谁而存在。名声虽沉入青史,但最终却没有实质的颜色;祸患的根源来源于红尘,必定是有其因。白色的事业与丹元的修补变得急迫,千牛的重担让人感到无奈而空虚。
作者介绍:张问陶(约1640-1710),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生活在清初,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张问陶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经历了动荡与变迁,张问陶的诗作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难。开篇用“芒芒生面忽重开”描绘了新生事物的突然来临,似乎在赞美生命的力量,但随之而来的“堕地先号事可哀”则带有一种悲哀的情绪,暗示着新生无法避免的失落。接下来的“瞥眼韶华因梦远”让人感受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韶华似乎在梦中变得遥不可及,心中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思又因影子而纠结。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名沉青史终无色”以及“祸起红尘定有胎”的对比,揭示了名声与实质之间的距离,表明世俗的纷扰往往是人内心纷杂的根源。结尾处“白业丹元修补急,万牛身重首空回”则表达了对理想与生活重担的无奈,似乎在呼唤着一种急迫的修复与追寻。整首诗在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中,呈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既有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世俗纷扰的批判,表现出深刻的思辨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名声与实质的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急迫,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芒芒生面”指的是什么?
“名沉青史终无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红尘”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问陶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个诗人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偏向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张问陶则更注重个体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