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43
邓器先北窗
作者:曾协 〔宋代〕
今人竞图南,朗朗百间屋。
夫子胡不然,向晦一窗足。
北窗吾亦爱,尝谓所乐独。
岂知交游中,昌歜或同欲。
光澄穷永昼,风远宜三伏。
诵书音和平,高卧梦清热。
吟诗与作赋,未觉环堵蹙。
心安尔许宽,六合寄一粟。
闲听飞雨洒,静看游蜂触。
一笑和莫逆,排闼不待速。
今人都在向南追求,满眼都是高楼大厦。
那位圣人为什么不这样呢,他只需一扇窗户就足够。
我也喜欢北窗,常常说这是我独特的乐趣。
岂料在交友中,志趣相投的也不少。
阳光透彻,日子悠长,微风轻拂,正适合三伏天。
吟诵书声平和,懒卧梦中清凉。
作诗与赋,没觉得四面墙壁逼仄。
心安理得,放宽心胸,整个宇宙不过是小米粒。
悠然听雨滴,静静看蜜蜂飞舞。
轻松一笑,与知己相交,推门而出,无需匆忙。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闲适、淡泊为主,表现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邓器先北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以北窗为视角,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和人生观。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现代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头的“今人竞图南”便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奋斗目标,然而转而提到“夫子胡不然”,则暗示孔子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为理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对北窗的喜爱不仅是对环境的选择,更是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在诗中,光与风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光澄穷永昼,风远宜三伏”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悠长的夏日午后,诗人身处其中,内心平和。接着,诗人提到“心安尔许宽,六合寄一粟”,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与自我微小的思考,强调了人心的安宁与宽广。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现代人忙碌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余,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今人竞图南,朗朗百间屋。
现代人追求南方的繁华,眼前是一片片高楼。
夫子胡不然,向晦一窗足。
孔子为何不这样呢?向晦只需要一扇窗户就足够。
北窗吾亦爱,尝谓所乐独。
我也喜爱北窗,常常说这是我独特的乐趣。
岂知交游中,昌歜或同欲。
哪知道在交友中,志趣相投的人也不少。
光澄穷永昼,风远宜三伏。
阳光透彻,日子悠长,微风轻拂,正适合三伏天。
诵书音和平,高卧梦清热。
书声如和风,懒卧在梦中感受清凉。
吟诗与作赋,未觉环堵蹙。
作诗和赋,未曾觉得四周逼仄。
心安尔许宽,六合寄一粟。
心安理得,心胸宽广,整个宇宙不过是小米粒。
闲听飞雨洒,静看游蜂触。
悠然听雨滴,静静看蜜蜂飞舞。
一笑和莫逆,排闼不待速。
舒心一笑,与知己相交,推门而出,无需急忙。
全诗围绕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越,向读者传达了“心安即宽”的生活哲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更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哲思。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对北窗的喜爱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一粟”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