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许月湖游鼓山》

时间: 2025-05-24 11:36:35

诗句

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

闻君游鼓山,骑马破烟霭。

不向晓中看,安得识眉黛。

飘然出樊笼,始觉此身大。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

青山为佳人,分外作幽态。

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

新诗时一吟,忽在千岩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36:35

原文展示:

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
闻君游鼓山,骑马破烟霭。
不向晓中看,安得识眉黛。
飘然出樊笼,始觉此身大。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
青山为佳人,分外作幽态。
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
新诗时一吟,忽在千岩外。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尘埃中,秋天的汗水正顺着背流淌。
听说你去游玩鼓山,骑马破开了烟雾。
如果不在清晨的时候看,怎么能知道你眉间的愁苦呢?
我从牢笼中飘然而出,才觉得自己是如此宽广。
登高远望,四周所见何物不是磨砺的带子?
走近灵源洞,时常会遇到众多仙人。
青山宛如美人,显得格外幽静。
而我因世俗的羁绊,无法抵达那清凉的境地。
吟诵新诗时,忽然感觉自己在千岩之外。

注释:

  • 尘坌:尘土,指喧闹和繁杂的环境。
  • 秋汗:秋天的汗水,隐喻因天气炎热而流的汗。
  • 鼓山:位于福建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眉黛:指眉毛的颜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樊笼:比喻束缚自己的环境或境况。
  • 灵源洞:此处指名山大川中的仙境,常与修道、隐居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宓,宋代诗人,性情洒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心之向往。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因世俗的羁绊而感到烦闷,想要借游鼓山之事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逃离尘世的渴望。诗中对游山的描写,反映出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鼓山”的描绘,展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诗人以自身的疲惫作为引子,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烦躁而忙碌的尘世中。紧接着提到的“闻君游鼓山”,则透露出一种羡慕与渴望,鼓山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诗中“飘然出樊笼”一句,似乎是在宣告诗人希望超脱世俗的愿望。随着“登高望四远”,诗人目光所及,尽是广阔的天地,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自由的勇气。然而,“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则显露出一种无奈与无法逃避的现实,令人唏嘘。

整首诗意象丰富,语言清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又有世俗生活的困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伐坐尘坌中:描绘诗人身处喧嚣尘世,心中烦闷。
    2. 秋汗正浃背:表现出诗人在炎热天气下的疲惫与不适。
    3. 闻君游鼓山:提到友人的游历,激发了诗人的向往。
    4. 骑马破烟霭:骑马出游,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
    5. 不向晓中看:若不在早晨看,难以理解友人的心情。
    6. 飘然出樊笼: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逃避。
    7. 始觉此身大:意识到自我的渺小与渴望。
    8. 登高望四远:登高远望,心灵得到扩展。
    9. 何物非砺带:问及世间万物,皆是磨砺。
    10. 行窥灵源洞:探索灵源之地,意向寻求精神栖息之处。
    11. 往往众仙会:常常与众多仙人相会,体现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12. 青山为佳人:青山如美人,增添了诗的灵性。
    13. 分外作幽态:青山的幽静美态,似乎让人沉醉。
    14. 而我俗缘重:感叹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
    15. 不到清凉界:无法抵达理想的清凉境地。
    16. 新诗时一吟:在吟诵新诗时,心灵得以升华。
    17. 忽在千岩外:瞬间感觉自己处于千山之外,体现出一种超脱。
  •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将青山比作佳人),对仗(如“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的追求,形成了诗的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逃离尘世、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意象分析:

  • 尘世:象征着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压迫。
  • 鼓山:象征着理想中的自然与自由。
  • 灵源洞:象征着心灵的栖息地与理想境地。
  • 青山:象征着美丽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鼓山”位于哪个省?

    • A. 广东
    • B. 福建
    • C. 浙江
  2. “飘然出樊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渴望自由
  3. 诗中“青山为佳人”这一句的含义是?

    • A. 青山很美
    • B. 青山象征着诗人的理想
    • C. 青山是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中问答》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两首诗都表现了士人对于尘世的厌倦与对山水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著名诗词学者著作
  • 《宋代诗人传》——全面介绍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的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 初入蜀州阁道作 秋兴 予昔游云台观谒希夷先生陈抟祠堂缅想其人今 七月二十七日 哭郭仲微三首 读史 送殿院张奎漕京东 清晖亭 湖上见擔稻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弥患无形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毕力同心 工字旁的字 抃风舞润 包含鸿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牛黄解毒片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实非易易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倚马长才 遐策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乙字旁的字 能为 癶字旁的字 泰山鸿毛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