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27
原文展示:
陇头水 高启 〔明代〕
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 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 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 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 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
白话文翻译:
在人世间,哪里没有流水呢?但偏偏到了陇头,那水声却让人感到愁苦,传入耳中。 夜晚,羌族的歌声在明亮的月光下杂乱地响起,秋天,汉人的梦境在空旷的山中被惊醒。 陇山的山坡崎岖不平,曲折回转九次,水声随处都能听到,长久地呜咽着。 想要用水照见自己愁苦的面容,却又害怕水太浑浊,因为前方的军队曾经在这里洗过受伤流血的伤口。 回头望去,千里之外是长安,征人们的泪水已经干涸,但仍然流个不停。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启对边疆战事的关注或个人经历的感慨,通过描绘陇头水的愁苦声音,表达了对征人苦难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陇头水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和征人的悲惨遭遇。诗中“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一句,巧妙地将边疆的异族文化和汉族的梦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神秘的氛围。而“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则深刻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争和征人命运的深刻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边疆征人苦难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陇头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和征人命运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和平与故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陇头水”象征什么? A. 边疆的艰苦 B. 征人的悲惨遭遇 C. 和平的渴望 D. 故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羌歌”象征什么? A. 边疆的异族文化 B. 战争的背景 C. 和平的渴望 D. 故乡的思念
诗中“回头千里是长安”表达了什么? A. 对边疆的恐惧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D.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