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33
寄窦泽处士二首
—— 罗隐
兰亭醉客旧知闻,
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
世间谁肯更容身。
鳌背楼台拂白榆,
此中槎客亦踟踌。
牢山道士无仙骨,
却向人间作酒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兰亭之地的醉客,昔日的好友传来消息,想问对方的平安却因隔着海洋而无从得知。不是金陵的钱太尉,世上还有谁能再容得下我呢?鳌背上的高楼轻拂着白色的榆树,这里的一位桨客也在踌躇不前。牢山的道士虽无仙人的骨气,却在世间做着酒徒。
这首诗展现了罗隐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以兰亭为引子,表达了对往日友人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诗人在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结合,鳌背楼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浮躁与不安。
通过“欲问平安隔海云”的字句,诗人表达了隔海相望的无奈与思念的沉重,而“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在与世无争的道士与酒徒的对比中,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探寻显得格外突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罗隐的这种情感表达,恰恰是唐代士人特有的心境,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鳌背楼台”)、对仗(如“欲问平安隔海云”与“世间谁肯更容身”)等修辞,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流露出孤独与漂泊的情感。
诗词测试:
兰亭醉客指的是谁?
A. 作者的朋友
B. 醉酒的客人
C. 道士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