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丁未春五首》

时间: 2025-05-04 02:10:00

诗句

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0:00

原文展示:

丁未春五首
作者: 刘克庄

端平淳祐两匆匆,
过眼光阴掣电同。
六十一翁无出理,
孤山长寄梦魂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端平和淳祐年间的光阴匆匆而过,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六十一岁的老翁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道理,孤独的山中寄托着他无尽的梦和思念。

注释:

  • 端平:指的是宋朝的一个年号(端平年间,约为公元1234年-1236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
  • 淳祐:另一个年号(淳祐年间,约为公元1241年-1251年),同样表示时间的推移。
  • :这里指老者,表示诗人的自称。
  • 孤山:可能指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栖息地,象征孤独与追求。

典故解析:

“孤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的老翁,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岁月的感慨,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韶,号景阳,晚号冥溪,南宋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丁未年(即公元1267年),诗人年事已高,正值人生的晚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丁未春五首》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身生命的思考。首句“端平淳祐两匆匆”,通过历史典故引入,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接下来的“过眼光阴掣电同”,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快速,几乎让人来不及回味。六十一岁的老翁,面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无可依赖的孤独,进一步反映了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孤寂。“孤山长寄梦魂中”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深邃而隐秘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刘克庄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平淳祐两匆匆:提到的两个年号,引出时间的流逝。
  2. 过眼光阴掣电同:形容时间的匆忙与瞬间消逝。
  3. 六十一翁无出理:老者在岁月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象征无奈和孤独。
  4. 孤山长寄梦魂中:孤山成为寄托内心理想与情感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阴比作“掣电”,加强了时间流逝的感觉。
  • 对仗:如“匆匆”与“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光阴: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有无情感。
  • :代表年长者,象征着智慧与孤独。
  • 孤山:隐喻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年号分别是什么?

    • A. 端平和淳祐
    • B. 大观和宣和
    • C. 嘉祐和绍兴
  2. “掣电”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活的忙碌
    • C. 自然的变化
  3.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终点
    • B. 理想和追求
    • C. 社会的孤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追求,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3.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到随园 七月三日夜坐 绿珠 雨中晚步 答陶云汀内翰赠诗 洋州 七烈行 竹枝词 梅坳题石 其二 梅坳题石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伊郁 济胜之具 铜臭满身 酒色财气 深沟固垒 垄沟 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斗量车载 恨不能 靑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高自标誉 霜江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