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飞苔园》

时间: 2025-07-12 13:55:22

诗句

军中富余暇,飞苔同城隈。

雍容陪后乘,一一应刘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5:22

原文展示: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飞苔园
—— 司马光

军中富余暇,飞苔同城隈。
雍容陪后乘,一一应刘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中闲暇的时光,诗人身处延州南城,看到飞苔在城边生长。它们的生长显得雍容华贵,仿佛在陪伴着后宫的贵人,而这些景象又让人联想到刘备的才华。

注释:

  • 军中:指军队,诗人在军中作诗。
  • 富余暇:指闲暇的时间,富余是指充裕;暇是指空闲。
  • 飞苔:可能指生长在湿润地方的苔藓,形容生机盎然。
  • 雍容:形容态度或气质端庄、稳重。
  • 陪后乘:指陪伴在后宫的贵人乘坐的车马。
  • 刘才:暗指刘备,寓意其才华横溢。

典故解析:

“刘才”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他被后人视为仁义之君,常用于形容有才德的人。诗中通过“应刘才”来表达对才华的仰慕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其诗作多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战争频繁之时,诗人身处军中,利用闲暇之余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和对历史英雄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感悟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慕。开头两句“军中富余暇,飞苔同城隈”,通过描绘军中的闲暇时光,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气氛。而“飞苔”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与军中紧张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雍容陪后乘”则引发了读者对高贵与才华的联想,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军旅生涯中,也要保持一种高雅的风度。最后一句“一一应刘才”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刘备的才华来表达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抒情与写景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司马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军中富余暇:诗人身处军中,感受到难得的闲暇,表现出一种惬意的心境。
    • 飞苔同城隈:在城隈看到生长的苔藓,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暗示诗人的闲适。
    • 雍容陪后乘:描绘出一种高贵的气质,暗指与高贵身份相伴的生活。
    • 一一应刘才:诗人通过刘备的才华来表现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将苔藓与高贵的身份相联,形成生动的意象。
  • 主题思想: 诗歌主旨在于表现军中闲暇的生活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仰慕与追思,展现了一种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飞苔:象征生命力和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
  • 后乘:代表高贵和优雅,暗示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刘才:象征才华与仁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军中富余暇”是什么意思?

    • A. 军队中没有时间
    • B. 军队中有闲暇时间
    • C. 军队中很忙碌
    • D. 军队中富裕
  2. “飞苔”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生机与宁静
    • C. 富贵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刘才”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孙权
    • D. 诸葛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影响,但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感。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情与个体的放纵,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 点绛唇 满庭芳 永遇乐 蓦山溪 水龙吟 上林春 醉蓬莱 玉楼宴 雨中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嘉 包含真的词语有哪些 乐善好义 私虑 斗字旁的字 反反复复 自字旁的字 牛鼎烹鸡 辵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芝艾并焚 包含利的成语 三下两下 荆尸 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遭徒 统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