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9:44
兰陵王(渭城朝雨)
作者:彭履道 〔宋代〕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
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
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
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
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
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
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这首诗描写了从渭城出发,沿着章台路走出的情景。天刚亮,秦楼的花香淡淡地弥漫,树木在空雾中洗刷着。行人半靠在门边,黄鹂鸟在枝头轻声鸣唱。秋千并没有系好柳条,只是轻轻地在阴影中摇曳,偶尔有飞絮飘舞而过。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的钿车偶然与人相遇,轻轻地拂去红巾,初放鹦鹉的歌声仍在耳畔。掩面抚琴,倚着酒垆,东风又让我想起旧日的情景,与你共舞歌唱的时光。
向西而去,屡次回头,渐渐地客舍显得荒凉。马儿在前驻足,玉关远在万里之外,不知何处。只觉得困倦,拥抱着荒凉的泽国,瓜洲的渡口已难以渡过。将军已老,望着故乡,夜晚又是寒冷的煎熬。
彭履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彭履道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兰陵王(渭城朝雨)》创作于彭履道流亡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描绘的细腻场景与感情,展现了他对生活和情感的敏锐观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渭城的清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开篇的“章台路”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接着通过对“秦楼晓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意境。诗中不断出现的飞鸟、秋千等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欢乐,但又因“渐客舍荒凉”的转折,显得格外凄凉。
诗的情感在细节中流露,尤其是“掩面鸣筝,倚垆呼酒”,更是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愈加沉重,最后以“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结束,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乡愁与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选择题:诗中“掩面鸣筝,倚垆呼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疲倦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章台路”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对/错)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彭履道的《兰陵王(渭城朝雨)》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彭的诗更注重细腻的场景描写与情感的层次感,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