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入潼关》

时间: 2025-07-12 16:31:10

诗句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

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31:10

原文展示

奉和入潼关
——许敬宗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
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白话文翻译

在晨曦的车辙上,跟随着太阳的轨道,星星排列如同引导着翠绿的旗帜。
穿越潼关,万乘的车队蜿蜒而行,沿河而上,六军的光辉照耀四方。
前面的旌旗覆盖了陆地和海洋,后面的骑兵则从四面八方涌来。
气势已超越了地球的轴心,威风已盛于天机之上。
这个时节正值岁末年初,关外的树木在凉风中摇曳,仙露滋润着灵掌,瑞鼎则映照着河川的边缘。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高兴地向前眺望,吟唱着走入京畿的壮丽景象。

注释

  1. 曦驭:曦,指清晨的阳光;驭,驾驭。合起来指在晨光中驾车。
  2. 黄道:古代天文学中,黄道是太阳、月亮和行星运行的轨道。
  3. 万乘:形容庞大的车队或军队。
  4. 六师:指六军,古代对军队的称谓。
  5. 通伊:通,通行;伊,指伊川,指道路。
  6. 势逾回地轴:势,气势;回地轴,指地球的自转轴。意指气势之盛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敬宗,唐代诗人,字子云,官至太宗时的太常博士,以诗名扬,作品多以咏物、抒怀见长,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富强,战事频繁,诗人乘车入京,感慨时局,抒发壮志豪情。

诗歌鉴赏

《奉和入潼关》是一首描绘唐代盛世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晨曦中的车队和军队,展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繁荣昌盛的国家形象。开篇以“曦驭循黄道”引出晨光中的行军,星辰的引导象征着光明的未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济潼纡万乘”描绘出浩浩荡荡的队伍,体现出唐代国力的强盛与繁荣。

在描绘军队和车队的宏大场面后,诗人又通过“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表现出军队的气势如虹,仿佛可以撼动天地。后面提及的“关树荡凉飔”则带来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意境,正值岁末,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体现了盛唐的气象与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曦驭循黄道:描写晨曦的车队,象征着朝气蓬勃的国家。
  • 星陈引翠旗:星星排列引导着旗帜,暗示指引和希望。
  • 济潼纡万乘:描绘庞大的队伍穿越潼关,彰显国力和军威。
  • 临河耀六师:军队的光辉映照在河面上,显示出军事力量的强大。
  •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前后都有大队伍,展现出气势与规模。
  • 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气势超越了自然法则,表现出不可阻挡的力量。
  • 是节岁穷纪:时光流逝,岁末年初,给人以感慨。
  • 关树荡凉飔仙露含灵掌: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瑞鼎照川湄:瑞鼎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美好,映照着河边的景象。
  •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的荣耀与希望,展现出对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曦驭”比喻朝气蓬勃,赋予晨光以动感。
  • 对仗:如“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势逾回地轴”,强调了气势的壮大。

主题思想

这首诗体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营造出一种雄壮而美好的氛围。

意象分析

  • :象征希望与光明,代表新的一天。
  • 万乘: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国家的繁荣。
  • 瑞鼎: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吉祥。
  • 凉飔:代表着自然的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曦驭”主要指什么?

    • A. 晚霞
    • B. 晨曦
    • C. 星光
    • D. 月光
  2. “万乘”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人数众多
    • B. 国家富强
    • C. 庞大的军队
    • D. 车队的数量
  3. 诗中“势逾回地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兴奋
    • C. 不可阻挡的气势
    • D. 伤感

答案:1-B,2-C,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旅途的壮丽与对未来的期待,但侧重于个人的感受。
  • 《登高》:表达了对国运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沉重,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城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蝴蝶飞 公无出门 江楼曲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绿章封事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洛姝真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一了千明 辞开头的成语 五心六意 河东三箧 穅糟 牛字旁的字 失马塞翁 呒没 利开头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唯命是听 胡诌乱道 辽天老鹤 环周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