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酬乡友惠诗》

时间: 2025-07-12 22:42:16

诗句

乃翁不遐遗,招邀至宅里。

芳馨秩俎豆,声歌列纨绮。

寿色窦庭椿,天芬郄枝桂。

皤皤七十叟,义方严教子。

大儿书满架,心惟醉经史。

金朱非所乐,饮食能知味。

篇章落咳唾,葩藻振奇丽。

月眼老增明,三读使予起。

小儿暨若孙,未遑试以艺。

具谓善吟哦,抑亦工诵记。

庭兰其在兹,芬芳殊未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42:16

原文展示

酬乡友惠诗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乃翁不遐遗,招邀至宅里。
芳馨秩俎豆,声歌列纨绮。
寿色窦庭椿,天芬郄枝桂。
皤皤七十叟,义方严教子。
大儿书满架,心惟醉经史。
金朱非所乐,饮食能知味。
篇章落咳唾,葩藻振奇丽。
月眼老增明,三读使予起。
小儿暨若孙,未遑试以艺。
具谓善吟哦,抑亦工诵记。
庭兰其在兹,芬芳殊未既。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人不曾遗忘我,特意邀请我到他的家中。在他的家中,香气四溢,盛宴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歌声与乐器的演奏交替着。长寿的椿树在庭院中显得特别美丽,桂树的芬芳也弥漫在空气中。白发苍苍的七十老者,严谨地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大儿子书架上满是书籍,心中沉醉于经史典籍之中。对金钱与奢华并不乐意追逐,而是能享受饮食的真谛。在诗篇中吟咏,才华横溢,文字华美动人。月光下,老者的眼睛更加明亮,三遍读书让我受到启发。小孙子们还没来得及学习技艺,却也能吟诵诗篇,或者能工巧妙地记忆。庭院里的兰花在此盛开,香气依然未曾散去。


注释

  1. 乃翁:指这位老者,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
  2. 芳馨:形容气味芬芳。
  3. :整齐、排列。
  4. 俎豆:指盛菜肴的器皿,形容宴席丰盛。
  5. 寿色:长寿之色,指椿树的象征意义。
  6. 皤皤:白发苍苍的样子。
  7. 义方:指严谨的教导。
  8. 金朱:形容奢华的物品。
  9. 篇章:指诗文的作品。
  10. 庭兰:指庭院中的兰花,象征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乡土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乡友相聚之时,表达对乡友的感激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酬乡友惠诗》是一首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乡友家庭聚会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宴席的美好,香气弥漫、歌声悦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

诗中不仅仅是对宴席的描绘,还通过对老者和年轻子孙的描写,展现了代际之间的传承与教导。老者的教诲与年轻人的求知欲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与知识的传承。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家庭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通过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描绘,诗人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乃翁不遐遗:老者不曾遗忘我,表达对老者的感激。
  2. 招邀至宅里:邀请我到他家中,体现了亲情的温暖。
  3. 芳馨秩俎豆:宴席上香气四溢,传达热情好客的场景。
  4. 声歌列纨绮:歌声和乐器交融,表现出欢庆的氛围。
  5. 寿色窦庭椿:椿树象征长寿,寓意美好的生活。
  6. 天芬郄枝桂:桂树的香气,象征着高雅与美丽。
  7. 皤皤七十叟:描绘老者的形象,传达尊敬之情。
  8. 义方严教子:教导子女的严谨态度,体现教育的重要。
  9. 大儿书满架:大儿子沉醉于书籍,表现对知识的追求。
  10. 金朱非所乐:对奢华物品的不屑,传达真实的生活态度。
  11. 饮食能知味:享受饮食的真谛,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12. 篇章落咳唾:诗文的力量与美,展现文化的魅力。
  13. 月眼老增明:老者在月光下的智慧,象征着知识的积累。
  14. 小儿暨若孙:年轻一代的学习与成长,表现传承。
  15. 具谓善吟哦:年轻人对诗歌的热爱,体现对文化的传承。
  16. 庭兰其在兹:庭院中的兰花,象征高雅的生活品质。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寿色”、“天芬”)、对仗(“芳馨秩俎豆,声歌列纨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家庭聚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教育的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乡友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椿树:象征长寿与稳重的品质。
  2. 桂树:象征高雅与文化。
  3. 兰花:象征清雅与品位。
  4. 书籍:象征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者有几岁?

    • A. 六十
    • B. 七十
    • C. 八十
  2.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什么?

    • A. 非常追求
    • B. 不屑一顾
    • C. 适度追求
  3. 诗中提到的小儿们学习什么?

    • A. 诗歌
    • B. 音乐
    • C. 绘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侧重于家国情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与《酬乡友惠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伤感,后者则充满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十一 浣溪沙 和费清湖永平见寄二阕 其二十三 浣溪沙 其一 赠素珍,用映庵集中韵 浣溪沙 赠素秋。八阕 其一 浣溪沙 小窗即事 浣溪沙 颐和园照片 浣溪沙 流浪汉曲十一首 其五 相共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幕后指点 包含兰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伸头缩颈 包含缀的词语有哪些 水衡钱 马牙硝 乳臭未干 卖爵鬻官 矛字旁的字 横金 两点水的字 金字旁的字 识二五而不知十 爪字旁的字 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少蓬 喷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