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时间: 2025-05-04 02:39:50

诗句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

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9:50

原文展示: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进入幕府时,旌旗飘动,挥笔写下华丽的诗篇。然而,眼前的烟雾遮住了美玉的光泽,那位英雄今天已然逝去。

注释:

  • 入幕:指进入朝廷或将领的幕府,表示被重用或被任命。
  • 旌旗:象征着军队或朝廷的威仪。
  • 挥翰:挥动笔杆,形容写作。
  • 绮绣:形容华美的文字或诗篇。
  • 烟雾:比喻混乱、迷雾的境地。
  • 玉质:比喻美好、高贵的事物。
  • 斯人:指代某位重要人物或英雄。
  • 今则亡:说明此人已经去世,感慨时光无情。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旌旗”和“斯人”可以与历史背景结合。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曾经在国家危难之际奋勇抗敌,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忧虑。在这首诗中,虽有入幕的荣耀,但更有亡国之痛,反映了文天祥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云山,南宋抗元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抗击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最终为国殉道。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际,文天祥在国家破碎、家国失守的深重悲痛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哀悼和对英雄命运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历史感,表现出文天祥对国破家亡的无奈与悲痛。开头两句描绘了他入幕时的辉煌与荣耀,旌旗飘动,象征着权力与尊荣。然而,转折到后两句时,诗人开始陷入了沉重的思考,烟雾笼罩了美玉,暗示着国家的困境与英雄的陨落。尤其是“斯人今则亡”一句,更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与惋惜。

全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了文天祥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在辉煌与悲哀之间徘徊,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文天祥的诗不仅在文学上具备高度,更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纪实价值,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视国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幕旌旗动”:描绘了入朝时的威风与荣耀。
    • “挥翰绮绣扬”:表达了诗人写作的豪情与壮志。
    • “烟雾蒙玉质”:暗指国家的混乱与英雄的失落。
    • “斯人今则亡”:感叹那位英雄已去,表现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雾”比作纷乱的局势。
    • 对仗:“旌旗动”与“挥翰扬”,形成了整齐的音韵美。
    • 反衬:用辉煌的过去与悲惨的现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题集中在对国家灭亡的哀痛与对英雄陨落的惋惜,表达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坚定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旌旗:象征着权力、荣耀与国家的威仪。
  • 烟雾:象征着混乱、无常与失去。
  • 玉质:代表高贵、纯洁的事物,暗示昔日的辉煌被掩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入幕”指的是?

    • A. 进入朝廷
    • B. 进入战场
    • C. 进入书房
  2. “斯人今则亡”中的“斯人”指的是?

    • A. 文天祥
    • B. 一位英雄
    • C. 国家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另一首诗,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个人的悲愤。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的作品,同样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和陆游的《示儿》都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英雄的怀念,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沉痛,后者则是对后代的寄望与警醒。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深沉情感。

参考资料:

  • 《文天祥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念奴娇 朝中措 朝中措(生日生双竹) 满庭芳 减字木兰花(荣辱) 减字木兰花(痴)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蚁穴坏堤 刺举 包含羯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包含洲的词语有哪些 厂子 食字旁的字 行随事迁 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姓 斗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神采英拔 麻字旁的字 又弱一个 垂怜 鹤立企伫 人多嘴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